矿产综合利用技术要锁定新方向

——访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

2013年06月18日 10:29 92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矿业发展之路可以归纳为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开发矿业”;第二阶段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第三阶段的“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可以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事业走上新的发展阶段,充分表明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迈开了坚实的步伐。那么,当前我国的矿产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如何,又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
  记者:
  我国当前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冯安生:
  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2011年,我国黑色金属矿共伴生的30多种有用组分中,有20多种得到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矿的45种共伴生组分中,有33种得到综合利用;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得到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金属量占到全国金属总产量的15%。全国35%的黄金、90%的银、100%的铂族元素、75%的硫铁矿和50%以上的钒、碲、镓、铟、锗等稀有金属来自于综合利用。贫镍硫化矿、贫锡多金属矿、复杂低品位铜铅锌和钨钼铋多金属矿高效经济选别技术,低品位黑白钨混合精矿直接水冶、钼铋精矿直接提取铋和钼等一批重大新工艺、新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全铁品位低于10%的超贫磁铁矿得到开发利用。铜、铀等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地下溶浸和就地浸出实现工业化,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技术在矿山得到推广。矿产资源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持续增强。
  我国金川镍矿富含镍、铜、钴、金、银、锇、铱、钌、铑、铂、钯、硒、碲、硫、镁、铬、铁、镓、铟、锗、铊、镉等,目前已能回收提取镍、铜、钴、金、银、锇、铱、钌、铑、铂、钯、硒、碲、硫、镁、铁等16种有用组分。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地下立体分区大规模控制爆破开采技术矿段开采回采率由42%提高到90%。基于信息融合的地压灾害监控和孔内观测技术应用于地下矿山隐患矿体诱导崩落连续开采。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采用诱导崩落连续采矿技术开采隐患矿体,通过非重叠区回采,使矿体开采贫化损失率大大降低(相对原房柱法开采),贫化率由原来的25%~40%降至15%以下,损失率由35%降至15.4%。高压辊磨新工艺成套技术与装备真正实现了选矿厂的多碎少磨。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凹山选矿厂采用磨前湿式粗粒磁选抛尾,减少了近50%的磨矿量,节省了大量的能耗和钢球损耗,电耗节省约25%,在全国大型铁矿选矿厂中,凹山选矿厂的球耗仅为0.4~0.5千克/吨原矿;湿式粗粒磁选抛尾后减少了尾矿输送矿量,降低了尾矿库库容对尾矿堆排的压力,减少了尾矿库的征地面积或增加了尾矿库的使用年限,使矿山更加绿色安全环保。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