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我国将以更广泛的开放锤炼中国工业
2013年06月17日 10:59 887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三、以开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内工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现实需求,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支持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在华创办企业或从事科研工作,发挥“外脑”在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的作用。鼓励国内企业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外质量管理、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质量和管理创新,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
统筹国际产业分工和国内产业布局。抓住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有利时机,推动优势领域和战略性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快进入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延伸,着力提高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重视建立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提高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能力,使开放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中西部地区。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我国企业已处于利用全球资源谋求发展的新阶段。要鼓励企业在海外靠近市场、靠近资源的地区投资建厂,引导轻工、纺织、家电等技术成熟行业,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的初级加工环节,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向外有序转移。要支持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绿地投资,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成链“走出去”。要推动国内各类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强强联合“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投资。
加强多样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发挥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作用,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设计和制定,推动建立和维护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贸易机制,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牢固树立互利共赢理念,推动政府间双边多边合作,努力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下,加强多边双边产业交流与合作,拓展工业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市场空间。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工业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业有序“走出去”和集聚式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
营造开放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开放发展长远战略,加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引导企业在境外依法合规经营,注重东道国的环境资源保护,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完善多边双边投资合作促进机制建设,扶持发展一批投资银行、法律、会计、评估等中介机构,加强国别政治、经济、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发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产业损害预警和进口贸易救济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和贸易救济能力,更有效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产业发展权益。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