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与同质化顽疾应从哪里入手?

2013年05月24日 9:19 77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全球工业化进程决定了现代世界发展的基本轨迹。在这一进程中,不同阶段会涌现出不同的主导产业,它既是满足人类新需求的供给平台,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坚实驱动。目前我国产能过剩和产业同质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疾。必须要牢牢把握全球工业化进程的趋势特征,以消除产能过剩和产业同质化的顽疾为抓手,推进主导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为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产业发展格局
  所谓工业化,是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及增加值在总就业人数及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通常以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使用蒸汽机从而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为标志。
  自那以后,人类又相继经历了以电气化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和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而目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并且已初现端倪。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人类工业化进程表现出以下特点。
  1.从工业化的成熟度来看,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参差不齐
  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已经达到了后工业化阶段。以美国为例,2012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不足20%,在就业人口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仅为14.9%。当然,即使如此,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不仅占据着工业产业链的最高端,而且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在工业领域具有别的国家无法匹敌的竞争优势。
  而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目前则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总体而言大而不强。以中国为例,虽然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47%左右,且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但中国的工业部门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技术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快速追赶阶段。
  2.从工业化进程看,大都表现为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
  工业化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主导产业,表现为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很少有国家能够跳过中间阶段直接步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以英国为例,在工业化的最初阶段,纺织业是英国的主导产业;而随着技术进步及发展水平的提高,钢铁、采煤以及铁路运输等产业又在随后成为英国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后,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等对技术要求更高的产业又成为推动英国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的主导产业。
  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主导部门的演进与英国极其类似。在中国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纺织和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且对技术要求较低的产业发挥了主导作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钢铁、船舶、汽车等需要大规模投资且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产业又在工业化进程中处于引领地位。
  目前,中国正在向工业化更高的阶段迈进,飞机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将逐步取代钢铁等产业成为中国工业化新阶段的主导产业。与欧美等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压缩到30年内完成,因而产业的更替速度更快。
  3.从各个阶段情况看,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
  在工业化的最初阶段,以纺织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低,对资本的要求较小,工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属于标准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当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变成钢铁、船舶、汽车等重工业后,工业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大,工业生产对资本、能源等的需求大幅上升。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属于标准的资本密集型。
  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后,生物工程、飞机制造、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又取代相对传统的钢铁、船舶、汽车等工业成为工业中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企业规模巨大,而且对技术的要求远远超过早期的工业部门,因而应属于资本、技术双密集型。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部门与物流、通信、金融等其他行业之间融合和联动的程度也开始越来越高,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等的支撑。随着工业生产与信息技术等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敏捷制造、3D打印等已经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业部门。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工业化水平落后于我国的国家正在奋起直追,不断侵蚀我国传统的优势领域。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工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努力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迈进,在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同时,把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