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伦:为中国淘尽世界铝矿

2013年05月22日 16:22 83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用专业和经验换来事业
  经过几年的扩张,博赛矿业资产已超过100亿元,杀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
  袁志伦的成功和自己懂行是分不开的,他知道哪儿能淘到“真金”。
  1979年,年仅15岁的袁志伦考入成都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系;1984年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在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公司从事金属进出口工作。期间,有家乡友人给袁志伦带来铝矾土的样品,经化验,他发现,南川铝矾土品质上乘,是难得的矿产资源。从那时起,袁志伦便开始关注家乡的矿产行业变化。
  1997年,阔别家乡17年的袁志伦回到南川,与他的大哥袁志华一起经营起南川矿产公司。最初,按照袁志伦的预测,铝矾土和棕刚玉两项产品在欧洲市场非常有前景,国内企业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不多。于是,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矿产品进行深加工,再出口到欧洲。可没想到,公司业绩还没上来,欧洲却传来针对矿产品反倾销的消息。
  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这年夏天,袁志伦只身一人飞抵泰国,再转航到印度。半个月时间内,他拜访了20多个客户,最终,他抓住了几个大客户,销售金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
  随后,博赛矿业逐渐有了稳定的国际客户。这时,袁志伦又开始关注氧化铝市场。当时,中国对铝的需求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看好,袁志伦决定在2001年上马氧化铝项目。
  没想到,在2003年,博赛矿业南川先锋氧化铝厂一期竣工投产时,就迎来了金属价格大牛市。

  为中国铝业筹集矿产资源
  除了上马氧化铝项目,袁志伦又开始了一系列收购整合——2002年6月,投资1亿元收购南川南平煤矿及焦化厂;同年12月,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广西磨料厂;投资3000万元在贵州遵义兴建年产6万吨的棕刚玉厂;投资8000万元收购四川阿坝铝厂,涉足电解铝行业。
  从铝土矿开采起家,向下游产业逐渐延伸,正当博赛矿业发展一帆风顺时,袁志伦又突然改变了想法。
  2012年,印尼政府一度抛出消息,宣称要从2014年起开始,限制包括铝土矿在内的金属矿石出口。这个消息对我国铝业的冲击,不亚于一场剧烈的海啸。“中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在60%以上,80%进口铝土矿来自印尼。”袁志伦说,如果印尼真的禁止铝土矿出口,那么中国一半的氧化铝厂将面临停产。
  袁志伦给博赛矿业定了新的目标:公司的重心从发展下游产业,转移到整合全球铝土矿资源上来。
  这样做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保证博赛矿业不再为资源犯愁;二是为国内其他企业提供矿产资源。
  2012年年底,博赛矿业在新加坡投资组建子公司,计划通过该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控股铝土矿资源。
  此外,博赛矿业与圭亚那政府谈判,取得了该国37号矿区铝土矿资源的勘探权和开采权,该矿区面积近1800公顷,已探明的铝矾土储量超过7000万吨。
  在加纳,博赛矿业争取到中国援非项目支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投资修复博赛加纳矿山到该国出海港的一条旧铁路,解决博赛加纳铝土矿的运输难题。
  (来源:重庆日报)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