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内部分省市矿产资讯一览

2013年05月20日 16:27 90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安徽:加强采煤塌陷区地灾防范

  日前,安徽省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采煤塌陷所在地防汛行政责任人和防汛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防汛监管职责,对塌陷区重点地方实行分片、分村、分户包干,一旦出现地灾等险情,能够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和抢险救灾。
  通知要求,要做好安全度汛摸底排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彻底清查危旧房屋,不留死角,特别是对一些未实施搬迁的危房户、危险地段应作为重点防护对象。及时开展危险和破旧房屋的修复工作,不能立即解危和修复的,要采取果断措施,一定要搬出去,并做好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要做好防汛抢险队伍和防汛器材、设备等物资准备工作,按度汛方案和有关预案要求进行必要的演练。要加快村庄搬迁建设进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的,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达到入住条件,尽快组织群众搬迁入住;主体工程未完工的项目,要制定有力措施,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完工。要推进采煤塌陷区老村庄的拆除和复垦工作,防止老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宁波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近日,财政部、国土部下发文件,对宁波市3家矿山企业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先进做法表示肯定,并下拨900万元奖励资金对企业进行补助。该市矿产资源开发在规模化、集约化、综合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截止2012年底,该市共有矿山企业144家,其中建筑石料134家,矿泉水9家,地热1家,矿山数量比2008年底的276家有了大幅降低。2012年石料开发量达1.34亿吨,石料矿山年平均规模达到77万吨/年,比2008年底的40万吨/年提高近一倍。矿山生态环境取得明显好转,全市累计创建绿色矿山30家,治理废弃矿山211处。
  “十二五”以来,宁波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建设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该市矿产资源实行分区开发和保护制度,规划区分为禁采区、开采区及限采区三类,实行开采区集中开采,限采区限制开采,禁采区禁止开采。同时实行矿山总量调控,严格控制矿山数量。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后,已由各地各部门严格实施。
  二是积极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该市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开展矿山整合。通过整合,矿山“小、散、乱”的现象明显好转,矿山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新建矿山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资源利用水平、技术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等必须满足有关规定的指标和要求。同时新设矿山要求建设绿色矿山,实行边开采边治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四是培育扶持大型砂石料生产基地。在统筹好环境、资源、交通、市场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引导优质社会资本进入矿业开发领域,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设集开采、产品粗加工和细加工、生产不同规格的砂石料系列产品及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砂石料生产基地。
  五是加大矿山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管理体系,严格实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通过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加快未治理矿山的治理进程,确保不欠“新帐”,逐步还清“老帐”。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