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资源环境发展报告蓝皮书
2013年05月13日 15:12 569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环境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上海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了2013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以资源环境风险与发展转型为主线,对上海转型发展面临的水质性缺水、土地污染、复合型的大气污染、能源外部依赖和化石结构依赖、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频次上升五大潜在资源环境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评估,并提出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为化解上海资源环境潜在风险,促进城市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蓝皮书》透露,2012年,上海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定,环境空气质量与2011年总体持平,前11个月空气优良天数为300天以上。2012年上海水环境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2012年第三季度,上海市国控重点监测企业废气监督性监测二氧化硫达标率为98.4%、废水国控重点监测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纳管企业监督性检查达标率为100%。单位GDP能耗降至约0.6吨标准煤/万元,能源等资源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蓝皮书》同时也指出,随着上海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人口增长、人口向郊区的转移,发展所带来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跨界环境污染转移问题与传统环境问题交织,所造成的五大潜在资源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1 水质性缺水风险
上海作为地处太湖流域下游的特大型城市,每年由流域上游进入上海市的径流约250亿m3左右,给上海市带来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2011年省界河流监测断面中,苏沪、浙沪省界分别仅14.3%和33.3%,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发布的2012年7月监测数据表明,上游江苏省来水和陈行水库的水质均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但长江来水每月平均流量很不均衡,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的枯水期,长江上游来水量减少,常常使长江口受到咸潮入侵的影响。而且长江沿岸约有40多万家化工企业,仅南京到上海,长江沿岸就分布着8个大型临港化工区,化工产业对长江水源的威胁,在下游尤其明显。
2 土地重金属污染风险
土地污染问题是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潜在环境风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迁出1500多家工业企业,外环线以内1.6万多家乡镇企业,城市工业企业大规模外迁,留下大量棕色地块,未经环境修复的棕色地块投入使用隐含着巨大的环境健康隐患。
污泥是城市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据介绍,上海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3座,日污水处理量为694万立方米,而由此产生的含水量80%的污泥可达3000吨。而上海的污水处理厂大多为2010年以前建成。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建设污水处理厂时相应的污泥处理处置建设却滞后于污水处理。目前,污泥处置问题成为上海潜在的环境风险隐患之一。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