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资源环境发展报告蓝皮书

2013年05月13日 15:12 56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3 复合型大气污染风险
  2007年~2011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低于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2000年标准为100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年~2001年PM2.5年日均值分别为88、84、81、79、80微克/立方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12(2016年开始实施)年日均值为75毫克/立方米。
  虽然上海的情况好于全国其他一些省市,但酸雨、扬尘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与此同时,PM2.5(可入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臭氧、恶臭等新型大气环境问题却凸显出来,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的态势,对城市居民健康的累积影响有所显现。
  4 能源外部和化石结构依赖风险
  据《蓝皮书》的编撰者之一、上海社科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冯琦研究员介绍说,上海的一次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2011年煤炭消费6141.95万吨、原油消费2134.69万吨、天然气消费55.43亿立方米,电力净调入313.3亿千瓦时。在上海能源结构中,除外来电外,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都在不断增长中,天然气的增长速度最快,上海对外部能源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上海能源消费结构中90%以上为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消费是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存在较大的外部性环境风险。
  5 突发性事件发生频次上升风险
  据上海市环保局统计,近年来,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数逐年递增,其中80.9%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事件,并呈现以下特征:从污染源上看,39.8%的事件由有毒物质泄漏引发;从空间分布看,事件集中在上海东北部与西南部区县,以郊区为主,其中浦东新区事件发生最为频繁;从事件原因看,生产安全事故是引发环境事件的最主要因素。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