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或成限制铝产能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3年04月25日 10:33 43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对于国内电解铝行业来说,供应过剩长期以来一直是个久治不愈“顽疾”。尽管国家曾多次出台政策调控,但结果换来的却是“越限越产”,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国内钢铁行业。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将利用环保指标,对达标铝企进行扶持,同时也倒逼未达标铝企削减产能或关闭。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环保或将成为限制铝产能的最后一根稻草。
  越限越疯狂 电解铝产能屡创新高
  一边是亏损企业生存困难,一边是继续大上项目重复建设,国内电解铝行业似乎陷入了难以调控之尴尬境地。
  近年来,由于国内铝价持续低迷,再加上电价上涨,铝企普遍陷入经营困境。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2年我国电解铝行业亏损面已达93%。
  不过,亏损似乎并未给一些大项目的上马降温。据“钢联资讯”了解,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正在大量上马电解铝项目,电解铝在建和拟建规模已超过2000万吨。对此,“我的有色网”铝分析师罗敏指出,2013年我国将有300多万吨新增电解铝产能投产。
  事实上,对于电解铝产能“大跃进”式地扩张,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调控措施。据“钢联资讯”了解,自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就明确表示要控制电解铝新增产能,2009年国家发改委再度重申三年内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改扩建电解铝项目。2011年4月,工信部等九部委又紧急叫停了电解铝拟建项目,同时取消地方对电解铝行业的优惠政策。
  此外,针对新疆地区近年来电解铝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势头,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派调研组对当地电解铝行业进行调研,并提出须严控新疆地区电解铝产能过快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虽然频频加码,而电解铝的产能却未出现回落。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铝产能已从2003年的554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2300万吨,再到2011年的2500万吨。截至2012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已超过2700万吨。按此速度,业内人士测算到2015年,我国电解铝产能可能超过3300万吨。
  环保,或成拯救铝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政策加码仍难让国内电解铝产能“回头”,目前相关部门开始寄望于环保,希望通过环保倒逼,迫使部分铝企削减产能或关闭。
  据“钢联资讯”了解,近日有国家相关政府部门表示,新疆地区新增产能无论是技术工艺,还是电力成本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要限制这样的资源进入市场,压力较大。因此,今年国家计划以环保水平定成本及产出的方式,以调整国内电解铝行业。
  据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工信部虽未拟定铝冶炼厂名单,但将在年内公布,进入名单的冶炼厂将得到政府支持,例如在电费以及贷款方面。相反,落选的企业则由于竞争力下滑,将被迫削减产出或关闭。
  据了解,在铝冶炼过程中,每冶炼一吨电解铝,需耗约1.4万度电,以河南地区电价接近0.6元/千瓦时计算,生产一吨电解铝用电需8000元左右,电力成本已然超过电解铝成本一半多。因此,如果能在电力方面获得国家扶持,电解铝成本则有望降低,铝企也能在铝市寒冬安然度过。
  据“我的有色网”近日调研,目前国内各地区部分企业已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力争入围。其中,西南地区冶炼厂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减少噪音污染,并对所排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铝价一直处于成本线下方,大多数铝企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迫切需要国家给予扶持,因此各企业均把这次环保考核当作现阶段的主要工作,“甚至可以说,本次环保考核将决定部分铝企的生存”。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