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矿产资源 保护地球家园
2013年04月22日 8:46 9217次浏览 来源: 经济导报 分类: 重点新闻
生态治理 完善高效运作模式
矿产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为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同时,采矿也占用破坏了大量土地,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和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并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废水,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环境污染及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对济宁市的科学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迄今为止,济宁采煤塌陷地达47万余亩,塌陷范围涉及曲阜、兖州、邹城、微山等12个县市区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且还在以每年4万亩的速度递增。据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济宁市境内将塌陷土地400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4%。市委市政府要求: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大事实事予以抓紧抓实。市政府与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当地政府治理主体责任,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分配到各县。市国土资源局会同财政、农业、环保等部门,对高新区许厂煤矿等6个项目规划进行审查,并批准立项实施。实行治理项目进展月报制度,将调度结果通报各县市区政府。加强对微山欢城、兖州兴隆庄、邹城太平矿区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的督导,参与清湖淤积、引黄充填采煤塌陷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治理塌陷地24.4万亩,恢复耕地14.2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非煤矿山的开发上,不断完善资源开发高效运作模式。引导山石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扶持嘉祥、曲阜、泗水等县市建立石材加工园区,实行统一管理,形成区域支柱产业。推广石材开采切割技术,改变破坏、浪费资源的落后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大被毁山体恢复力度,先后实施梁山县梁山、金乡县羊山、微山县马坡、曲阜市九龙山(600555)等矿区被毁山体恢复治理项目,嘉祥县还实施了“三区两线”南部山区生态治理工程,均取得较好的资源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化改革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经过多年治理整顿,济宁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基本实现了由无序到有序、由有序到科学的转变,较好完成了省政府部署的整顿规范工作任务,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规划的源头控管作用凸显。以矿业权设置和有偿使用为切入点,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制度、分类分区勘查开采制度、最低开采规模制度和矿产资源储备制度,严格探矿权、采矿权设立的规划审查关;矿产资源全程监管作用增强。
改变重发证轻监管的观念,在认真执行矿业权年度检查制度和矿产督察制度的同时,着力落实开发监管管理制度、储量动态监管制度和矿山动态巡查制度,实行全程监管,有效规范矿山开采行为,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效益;建立矿产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研究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条件,强化前置性审查,把住矿业权设置审批和登记两个关口,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实现资源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改革,实现矿业权由“双轨制供应”向“单轨有偿出让”的切实转变,2012年全市征收采矿权价款9.3亿元,切实维护了国家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益;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机制。
建立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对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实行动态监测,实现了群防群治、防治结合。正是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和“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总方针,确保了矿产资源在济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支撑和物质保障作用,使得全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得以协调发展、共赢共进。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