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矿产资源 保护地球家园
2013年04月22日 8:46 9216次浏览 来源: 经济导报 分类: 重点新闻
集约开发 强力推进资源整合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是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和实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的重要手段,是调整矿产开发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紧抓不懈,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逐级签订资源整合目标责任书,确保了整合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分类指导,创新模式,全面完成整合任务。资源整合重点是整合占用资源储量少、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简单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存在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小矿山,促进矿产开发更趋合理,利益关系更加协调。因此,济宁市确定以“规模化、集约化、保护资源环境、保障矿山安全”为目标,编制实施了《济宁市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采取“矿区整合、矿种整合、规模整合”的方式,以资源为基础,以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创新整合工作思路和模式。
对依法开采矿山的矿产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坚持以大并小、以优并劣,以规模大、技术管理装备水平高的矿山企业为主体,整合其他矿山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运用兼并、联营、参股、控股、收购等多种形式,整合现有矿山企业,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骨干、大中小型矿山企业协调发展的矿山开发新格局;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深入研究制定整合关闭的合理补偿办法,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维护好各方合法权益。
提高准入条件和打击违法活动,通过修编矿产资源规划,提高矿产勘查开发的准入条件,在注册资金、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设置准入门槛;坚持多部门联合执法,在全市范围内先后组织12次大规模打击无证采矿、越界开采专项集中治理活动;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鼓励企业按照市场机制依法自主推行资源整合,较好地处理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
据统计,全市整合前共颁发采矿许可证562个,部省发证矿山67个,市县发证矿山495个。通过整合关闭,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矿山企业211个,压缩62.5%,超额完成整合任务。全市整合前探矿权78个,整合后保留探矿权38个,其中,部发证14个,省发证24个,压缩了51.3%。巩固成果,发挥优势,努力提高矿产资源规模效益。通过深化矿产资源整合,济宁市矿山开发布局更加合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基本扭转了规模小、技术开采落后、安全隐患多、回采率偏低的局面,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同时,坚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矿业龙头企业,支持优势矿业企业取得后备资源,先后引进海螺、山水、中联等大型水泥矿山企业,培育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矿山企业,大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汶上县加大花岗岩矿山整合力度,不再为采矿许可证到期的矿山办理延续登记手续,而是统一整合,重新公开出让,采矿权数量由原来的19宗整合为14宗,出让采矿权价款1597万元,矿山开采规模由原来的1万立方米/年提高到2万立方米/年,实现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发挥了矿产资源规模效益。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