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铜老大”看上了“方圆炉”
——智利Codelco专家团到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交流侧记
2013年02月22日 8:30 132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魏传兵
偶遇--
Codelco专家团到访的第一天,恰巧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常务副校长逯高清院士和冶金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圆研究中心主任赵宝军教授在公司进行学术交流。双方不期而遇,相见恨晚,逯高清院士与智利专家团进行了亲切会谈。逯高清院士指出,昆士兰大学与方圆的合作是从2010年开始的,方圆在昆士兰大学设立了研究中心,围绕底吹工艺进行技术研发,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经过这几年的合作,方圆在科技创新上所做出的可喜成绩,氧气底吹工艺对提升全世界资源价值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整个有色行业有目共睹。目前,昆士兰大学正与方圆对氧气底吹炉渣的资源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掘底吹工艺的优势和潜力,将其进一步完善提升。此外,逯高清院士还对Codelco与方圆的合作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交流--
语言并未成为双方交流的障碍,因为大家都对有色冶炼技术非常熟悉,只要一点便可心领神会。此次交流主要集中在对各自冶炼流程及指标的对比上,在他们来之前已经对底吹指标进行了详细了解,并且精心做了两套底吹炉代替TC炉的应用方案。这次他们改进TC炉的原因,一方面是解决环保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TC炉能耗高的问题,还有就是解决目前新增矿料成份复杂的问题,新增矿主要来自中小型矿山,矿物主要成分Cu23.72%,Fe20.37%,S26.26%,他们担心这些杂矿成分太差,含硫、铁太低,而且量很大,现有工艺无法正常处理。
Codelco三位专家到方圆后,便急切的提出了要参观现场的要求,按照双方敲定的行程安排,在整个考察期间,他们先后参观了底吹炉、余热锅炉及余热发电、转炉、精炼炉、渣选厂和烟灰综合处理厂。
会谈当天,Codelco专家介绍了Ventanas冶炼厂现有冶炼工艺技术,并简要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改造现有工艺技术的迫切心情。目前的TC炉处理量小,不能够满足新增处理中小型矿山矿的要求;熔炼氧浓仅能达到32%,再提高的话将加快对风口耐火砖的损害;从TC炉出来的炉渣含铜20%,再进电贫化炉,最终弃渣含铜达1%。他们根据之前与方圆技术人员的交流和通过查询机构获得的底吹数据,自己设计了两套用底吹炉取代TC炉的方案。这些方案他们还存在许多疑惑,希望能够在方圆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方圆总工程师王智介绍了方圆底吹炉的运行情况,表示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毫无保留的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提高,让他们不虚此行。
会后,三位专家参观了底吹工艺生产车间,令他们感到非常惊讶的是,现场工人操作熟练从容,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因有人参观而受到影响。当时正值底吹炉放渣作业,专家亲自取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炉渣温度与方圆提供给他们的1180℃相差无几,而且渣的流动性很好,他们更加相信了底吹炉是低温熔炼。在详细查看了底吹炉的炉口、上升烟道及副烟道后,专家们对底吹的环保设计大加赞许,在车间基本没有逸散烟气。TC炉的加料口粘结严重,经常堵死,工人工作量很大,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如通风冷却)都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参观了底吹炉的加料口后,对他们的启发很大,看到底吹炉加料口员工的工作量较他们要小的多。在底吹中控室内,各位专家详细观看了车间的生产记录表,并对目前的生产状况、DCS控制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各位专家双手竖起了大拇指,高兴的说底吹炉的各项指标真的太好了,世界最高水平,亲眼证实了底吹的生产指标,以前所有的疑惑都消除了。
随后,各位专家又参观了余热锅炉--余热发电系统。目前,余热锅炉在Ventanas冶炼厂尚未得到应用,冶炼产生的热量除了少部分供生产生活使用外,其余的全部排空,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得知方圆余热锅炉-余热发电系统后,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在智利,电是非常昂贵的,电力成本很高,得知方圆年产10万吨粗铜生产线所产蒸汽的发电量就能达到3000KW/h时,他们决定将新上余热发电系统列为此次改造的一项重点。之后方圆技术人员又详细介绍了余热锅炉和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及参数控制。
在智利专家自己设计的两套方案中,其中一套方案是用渣选矿代替原来的电贫化炉,Ventanas冶炼厂现在只有电贫化炉,对渣选系统不是很了解,电贫化炉弃渣含铜1%以上,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了解到方圆渣选矿系统能够将弃渣含铜维持在0.35%以下,他们觉得非常厉害,如果他们能够做到弃渣含铜0.35%,将大大增加铜的回收率,增加企业收益,所以他们进一步考察了渣选矿的生产系统。他们感慨渣选工艺操作是如此简单,设备维护也这么好,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与熔炼系统独立开来,他们现有的电贫化炉,经常制约着TC熔炼炉,有时候为了等待电贫化炉,TC炉只能延迟放渣时间,造成TC炉内熔体液面过高,进入电炉的炉渣含铜20%左右,而且可以解决转炉炉渣的处理难题。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