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经济八大猜想

2013年02月01日 15:27 112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猜想六:人民币继续升值?

7

  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最终收在6.2855。
  根据21世纪网数据部的统计,2013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6.2425,最高为华泰证券的预测值6.38,最低为莫尼塔的预测值6.1。
  综合机构的预测来看,2013年人民币汇率并不会有清晰的趋势性方向,双向波动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全年有望小幅升值。
  机构普遍认为,无论从利差、贸易盈余规模和经济增速等方面考虑,人民币汇率尚不具备大幅贬值的条件,仍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就利差而言,如招商证券所预测,美联储QE3 和欧洲央行OMT(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意味着2013年外围国家的市场利率仍将维持在极低的水平,而国内由于通胀压力仍存,放松空间有限,因此全年国内外利差呈收窄趋势的可能性较低。
  经过一年猛降后,2013年外汇占款有望明显转好,机构平均预测值达1.23万亿元。成为2012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主要力量的贸易顺差,2013年有望继续维持高位,支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判断。根据21世纪网的统计,7家机构对2013年贸易顺差的预测均值为2153亿美元。

  猜想七: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望转正?

8

  各界信息显示,上市公司2012年盈利增速将出现整体下滑,基本已成定局。不过由于对整体宏观经济的乐观判断,市场对2013年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有所期盼,“2013将优于2012”已成券商共识。
  根据21世纪网数据部的统计,一共有8家机构对2013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作出预测,预测均值为8.68%。中性预测认为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落在5%~10%区间。
  其中,安信证券在基于2013年宏观经济保持在7%以上的假设下,预期2013年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在8%左右,非金融上市公司同比增速在10%。二、三、四季度的企业盈利能力将比一季度有所好转,但回升幅度不大。
  中金公司则预计2013年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有望回升至7.6%,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有望达到7.8%。不过利润率水平和净资产回报率水平总体将与2012年基本持平,难以出现显著反转向好的趋势。
  最乐观的中原证券判断,沪深300成分股2013年可拥有13%的盈利增速预期。
  国金证券最悲观,强调下行风险,预计2013年全市场盈利增长3.6%。该机构认为,在增长下台阶之后,经济总量缺乏足够的弹性,同时银行利润增速放缓将制约整体盈利改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机构一致认为2013年盈利增速有望好转,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2013年的改革红利是否能增加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弹性,各机构的观点大相径庭。

  猜想八:A股“1949”还有续集?

9

  经过动荡不安的“2012”后,券商对A股区间有点怯于预测,2013年度策略报告中已鲜见具体数字。一线券商有近半未作出量化预测,包括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在内。
  放眼望去,绝大多数券商对2013年最低点的预测均在1949点以下,最悲观的日信证券最低看至1662点。最乐观的当属高盛高华证券,其预测沪深300指数年中将达2600点,年末将剑指2750点。
  不过,策略研究颇受市场关注的两家券商申银万国和安信证券较谨慎,且申万更为悲观,其预计明年沪指的波动区间在1800~2200点。中金虽然没有给出具体区间,但看法相对乐观很多。该机构大胆预计第一季A股有望出现一波10%至15%的反弹,但也谨慎地说二季度或年中可能会有所回调,而下半年走势取决于政策方向。
  尽管券商普遍对2013年行情持谨慎态度,但看多一季度行情已经成为券商2013年策略报告的“共识”。大部分券商认为2013年将迎来“N”字反弹行情,可操作性比较大。经济能否复苏,资金流动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导向则成为券商关注的重点。
  在投资关键词上,不少券商都瞄准了新型城镇化。翻开券商对2013年的行业配置建议,“新型城镇化”是被覆盖最多、研究最为广泛的主题性投资。
  总的来看,尽管机构、专家们对2013年的GDP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乐观或谨慎乐观,但同时,他们的大多数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种种担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化及中国经济的内在失衡,在外需乏力、内需不振及投资过热的多重困境下,步入次高速增长时代的中国经济要警惕“滞胀”风险。

[1] [2] [3]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