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经济现五大看点
2013年01月31日 9:50 11265次浏览 来源: 《金融时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屈宏斌
新一届领导层的改革意愿
改革意愿对维持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的快速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笔者认为新一届领导层清楚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而加快以下领域改革步伐的恰逢其时。
4首先, 金融市场改革加速进行时。债券发行正在加快,其市场规模可能在五年内翻番。现在正是加快债券市场发展步伐的时机,以满足城市化的巨大需求。这还有助于解决流动性问题-地方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已经达到10.7万亿人民币)。有央行官员表示,加快市政债券发行的时机已经成熟。2011年末在四省已开展了试点。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央行最近对存贷款利率波幅的调整是改革的第一步,更多的举措将在未来数年内出台。同时,笔者还预计央行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建立一个单一的基准利率,使所有其他利率由市场决定。
同时,随着人民币每日交易的双向波动幅度的扩大(2012年4月中旬起从0.5%扩大至1%),以及QFII和QDII的审批速度加快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在加快。
其次, 财政改革成为结构性调整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提出将加快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新一届领导层可能会更加重视收入分配、产业政策、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笔者预计增值税、房产税和资源税将有新的调整。2013年政府还可能出台其它改革措施以重新平衡地方与中央政府的收入分配。
第三,放松管制以振兴民营经济。十八大指出,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务院?新国36条”,五个部委(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和银监会)已经采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例如,在内蒙古至华中地区的蒙西华中铁路中,民间投资占总投资额的15.7%。而铁道部的出资比例只有20%(一般至少控股50%)。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并为行业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民营企业不久可能获准进入金融服务、能源以及电信等行业。
第四,收入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的改革。预计初次分配改革有望促进在政府、企业和家庭以及个人之间更加合理的分配。除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来改进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效率外,初次收入分配还涉及更加广泛的安排,如削减中小企业的税收和行政费用、国有企业红利上缴以及保护职工利益等。再次分配改革的重点是是要照顾好最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民)的利益,并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需要政府将其工作重点从引导投资项目转移到加倍努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更多地向贫困阶层倾斜。这不仅关乎社会稳定,也决定了城市化的质量。虽然目前51%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在户籍制度下,有两亿多农民工仍属于农村人口,他们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继续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继续加速,这不仅表现为人民币贸易结算额的扩大,而且人民币直接投资额也在上升。国内金融市场与离岸人民币中心也发展迅猛。这只是人民币国际化方兴未艾趋势的开端,而人民币国际化在未来数季度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2012年前三季度,约有11%的贸易额以人民币结算,而2010年与2011年分别为2%和9%。这一比例未来还会继续上升,特别是与其它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笔者预计2013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占总贸易额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至15%以上,并且在未来三年内达到30%左右。
人民币也正被更广泛地用于直接投资。到2012年3季度末,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220亿人民币,相对于2011年的202亿有所提高。同时,2012年3季度末,人民币FDI几乎翻番,达到1,545亿元。
国内金融市场现在已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其他国家央行的外汇储备基金经理现在可以投资银行间市场,QFII还可以在债券方面投资更大的比例,并且QFII批准的数量在最近几个月大幅增加。2012年前10个月批准了57家QFII,数量几乎是去年的一倍。
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发行也在快速扩张。2012年前11个月,香港的点心债券发行额达到1,1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超出去年全年的1,079亿。除香港外,一家中国企业本月在伦敦市场发行了第一支人民币债券。
宏观风险或源自外部冲击
就风险而言,笔者预计2013年的主要宏观风险是潜在的外部冲击。外部挑战依然存在,如外部需求仍然疲软。美国财政悬崖虽然得以避免但财政紧缩仍将在2013年持续,增税和政府支出的削减将持续到2014年。增税无疑将抑制消费和企业投资支出,拖累GDP增速下滑,并远低于潜在增长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欧洲的经济增长仍然疲软,其结构性问题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得到解决,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最好的情况是零增长。所有这些意味着中国出口商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更长的外部需求疲软周期。
即便如此,中国的出口商仍在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据世贸组织的预测,2012年世界贸易将增长2.5%,2013年将增长4.5%,这与2011年5%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日前公布贸易数字,显示2012年我国贸易增长6.2%,笔者预计2013将增长9%,轻松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尽管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但中国与经济相对较强的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仍在不断增强。
最终来看,美国财政悬崖以及欧洲经济的可能恶化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增长的连锁反应。从去年出口增速急剧放缓可以看出,中国难以在外部环境急剧恶化时独善其身。但即便超预期的负面外部冲击真的发生,笔者认为中国也拥有充裕的政策空间来加大政策宽松以避免经济硬着陆。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