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从地方两会上传来的有色强音

2013年01月30日 11:25 1824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大代表何辛幸:河池“环境倒逼”推动有色金属转型升级

  1月22日,广西人大代表、河池市市长何辛幸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河池市坚定在“力”字上下功夫,努力在“新”字上见成效,深入实施环境倒逼机制,狠抓“五大工程”建设,取得了“破冰运行、局部突围”的宝贵成果。
  何辛幸说,过去的一年,河池市各种困难和风险叠加出现,特别是年初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有色金属行情持续低迷和红水河上游持续干旱水电站发电量下降,导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
  何辛幸说,河池市以铁的决心和手腕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全面清理、取缔、整治存在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的行业企业,依法关闭涉重金属企业96家,恢复生产33家,待报自治区申请试生产2家,其他23家完成核查、甄别工作。
  此外,当地炸封、捣毁非法矿点340个,整体搬迁河池 南丹工业园区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163户617人,组织编制的《广西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广西河池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成立市环境应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心。
  “倒逼机制改善了河池市环境安全状况,环保部解除了河池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何辛幸说,河池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环保优先地位,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产业增量提质,才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今年,河池市将继续深入实施环境倒逼机制,加快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第一,将治理提升有色金属产业,全力服务好复产企业经营管理,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推动五吉公司年产3万吨锑冶炼技改及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南方、金河、成源等16家城区及周边涉重金属企业“出城入园”,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华锡集团、泰星公司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力争全年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以上。
  第二,扩能提质特色优势工业,提升优质饮用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酒业,重点推进德胜酒业年产1万吨清酒、中天领御年产1万吨葡萄酒技改搬迁、丹泉酒业物流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积极打造都安碳酸钙产业基地;加快桑蚕-茧丝-丝绸-印染-服装一体化建设,延长茧丝绸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物质化工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广维化工年产20万吨糖蜜制乙醇一期工程等项目;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与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
  第三,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健全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抓好企业技改投资,全年计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40个,年度投资91亿元;技改项目128个,年度投资78亿元。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全年发展微型企业2000家。年内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30家,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0家,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培育2至3家企业上市。
  此外,加快拓展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河池市将加快市级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年内完成河池大任产业园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化工产业园、河池 都安临港工业区建设,整合提升现有市级园区和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大力支持县级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全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市级园区工业总产值130亿元以上。

政协委员周炳群:全力打造广西“千亿铝产业”

       近日,参加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的自治区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周炳群在大会上发言,就百色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千亿铝产业”目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周炳群说,2012年,百色铝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2亿元、工业增加值169亿元、缴纳税金20亿元,分别占百色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工业增加值的54%、税收的57%。百色铝产业已成为自治区加快形成千亿元有色金属产业和百色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助推器。
  “如何加快百色铝工业的发展,实现‘千亿铝产业’发展目标?”周炳群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一是争取国家批准中铝广西分公司开展直供电试点,降低电解铝生产成本,提高铝产品市场竞争力;争取国家免征约0.1元/千瓦时的铝企业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降低铝企业自备电厂发电成本;加快推进百色股份制电网改革,并加快推进配套电网建设和给予百色股份制电网电量支持;加快推进氧化铝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工作,用于返补电解铝和铝深加工企业;免征电解铝生产企业0.0189元/千瓦时的电力价格调节基金,解决我区电解铝生产用电价格比外省区高、电解铝生产成本与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倒挂问题;继续执行给重点铝企业每千瓦时优惠4分钱的用电奖励政策。二是提高电解铝生产能力,解决延长铝产业链的瓶颈问题。三是引进和建设一批高附加值的铝精深加工项目,解决铝加工生产能力小、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加强铝高端产品研发,实现百色从资源生产输出型工业城市到资源输入加工型城市转型,实现产业与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重点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铝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安排专项资金和科研经费,完善一批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支持铝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转型升级。

廖国璋委员:呼吁锡矿资源税从价计征 有效保护开发资源

  广西是全国锡矿富集区,仅南丹县的锡储量就达144万吨。随着社会发展对资源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有效保护和开发锡矿资源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在今年自治区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将锡矿资源税列入从价计征试点范围,真正起到有效保护开发作用。
  现行的锡矿资源,实行从量定额征税的资源税税制,因为税率偏低,导致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大弃小、乱采滥挖等破坏和浪费资源现象严重。“现行税制存在与经济发展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自治区人大代表、南丹县县长廖国璋指出:“这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同时,资源税属于地方税种,税负较低,地方受益不明显,影响了资源富集区的后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事实上,资源税改革已经纳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范畴,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适当提高资源税税负,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早在2010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西部地区“推进资源税改革,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对其他资源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并于同年6月率先在新疆实施石油、天然气从价计征改革试点。201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调整锡矿石等资源税适用税率标准的通知》,改为从量计征,并对锡矿石资源税适用税率标准进行调整,调高20倍。
  “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从价计征资源税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国家也正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锡矿资源税从价计征进行调研。”廖国璋说,“南丹锡储量在全国有重要地位,若把南丹锡矿资源税列入从价计征试点范围,将很有代表性,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1] [2] [3] [4][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