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政策“柔性”转向
2013年01月17日 17:17 336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温 泉
政策纠结
党的“十六大”以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协调组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科技部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煤炭信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进行了“中国能源综合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该项目从2002年11月立项,2004年8月完成,形成了《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
当时预计,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在25亿到33亿吨标准煤之间。但是,201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2.5亿吨,比预计提前了10年。
当时报告提出的能源战略是“保证供应、节能优先、结构优化、环境友好、市场推动”。当时总报告的执笔人之一冯飞认为,当时提出的战略当中,节能工作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但是“结构优化”和“市场推动”不尽如人意。2004年预计的能源消费需求提前10年实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重工业的发展超出了预期。
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开始进入国家决策层视野。在此之前,国内能源研究机构已对此项刚性的、强约束性的能源政策进行专题研究。但从该项新政提出伊始,各方的公开争议与私下质疑之声从未平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也迟迟未能出台。
纠结的关键点在于,能源是经济的血液,倘若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就意味着限制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并不是很高,摆脱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是强势利益主体,同时也是各自辖区内相关利益主体的代言人,在涉及地方发展权的问题上绝无可能轻易妥协。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