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矿产资源公司投身市场谋发展

2013年01月16日 10:15 46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从无到有,快速成长,建立了“地质勘查、资源并购、投资管理、日常管理”四大管理体系,形成了“差异化”的资源工作思路,在资源富集区西藏、青海、新疆、山西设立下属企业,开启了“部、省(区)、企业合作新模式”、“事业(地勘单位)、企业合作模式”、“政府、社区、矿权人利益融为一体的共赢模式”以及“技术引进”的四种模式,投身国家资源战略,积极践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推进国家、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发展中和为中铝公司战略转型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积极践行国家资源战略,开启部、省(区)、企合作新模式。自2011年10月国务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中铝资源坚持践行“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新机制,积极参与国家确定的整装勘查行动。西藏阿里地区多龙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是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计划首批47个整装勘查区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取得铜金重大找矿突破的整装勘查区。2012年8月26日,中铝公司与国土资源部、西藏自治区政府、四川宏达在西藏拉萨签署了《关于加速推进西藏多龙矿集区整装勘查合作框架协议》,在国内首次实践了部、省(区)、企业合作实施找矿突破新模式。
  合作过程中,中铝资源与中国地调局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密切合作,将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机制无缝隙衔接,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投身找矿战略突破行动。
  创新机制调动找矿人员积极性,与地勘单位发展有机结合。中铝资源创新机制,加强与地勘局的合作,将自身的发展与中国地勘单位的改革有机结合,在与地勘单位的合作过程中,充分兼顾地勘单位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利益,同时妥善处理好地勘单位和地质找矿人员的利益关系,通过在合作中给予地勘单位一定的补偿,保障近期收益;通过给予地勘单位一定的股权,提供长远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由地勘单位承担勘查任务,并设立找矿成果奖,调动地勘人员的积极性。一系列创新措施促成了与地勘单位的合作,使得中铝资源与青海有色地勘局合作的抗得弄舍多金属矿项目找矿勘查快速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加密勘探再次取得找矿勘探重大进展,实现了项目的增储增值。
  为尽快改变当地人民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局面,2012年6月11日,中铝资源在玛多县举行了抗得弄舍多金属矿项目开发启动仪式,将在已有和预期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建成连续生产20年的采选联合企业。
  变“输血援藏”为“造血援藏”,建设藏东有色金属基地。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根据中央部署和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中铝公司积极投资西藏,并加大力度,变“输血援藏”为“造血援藏”。
  2011年年底,中铝公司与西藏昌都地区行署签署矿产资源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昌都地区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推动藏东有色金属基地建设与发展。目前,中铝资源已在昌都地区组建了藏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搭建起昌都地区矿权整合平台,引入国际化的资源勘查开发理念,将政府、社区、矿权人利益有机结合,形成了“藏东模式”。“藏东模式”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峻,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许成仓等领导的高度赞扬。
  藏东矿业现已取得西藏三江地区商业投资主体的机会和机遇。昂青项目2012年完成合作并购,仅用1年时间使项目达到了开发建设要求。
  藏东矿业坚持“开发一点,保护一片,开发一处,造福一方”理念,与昌都地区行署共同制订绿色矿业勘探开发标准,最大程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企业与社区、环境的协调发展。藏东矿业平台的搭建让藏东人民建设藏东有色金属生产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长期盼望,变成了现实可能。
  技术引进模式助推深部找矿突破。以实现深部找矿突破为目标、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基本内容,中铝公司与力拓联合成立中铝力拓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建立了中西方勘探理念和技术合作新平台、新模式。中铝力拓勘探公司将中西方的技术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进行中西方技术合作和找矿投资机制创新,为我国重点成矿区带的“攻深找盲”技术突破和老区找矿重大进展贡献力量。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表示:“中铝公司正处在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关键时期,中铝资源同样处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年,中铝资源今后仍将坚持以‘建实建强资源板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中铝战略转型提供资源和技术服务’为中心任务,突出找矿勘查、资源获取、资本融资和资源开发四大重点工作,努力促进资源板块形成自我盈利能力,实现良性发展,为中铝公司战略转型贡献力量。”(赵 敏    张海娜)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