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钢材市场将“稳”字当先
2013年01月14日 8:31 32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2013 需求、进出口、原料和钢材价格等均将持稳或略有回升
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道路依旧曲折,中短期难以摆脱低增长格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其中,发达经济体为1.3%,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为5.3%。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这一目标,预计未来8年里,我国经济复合增长率要达到7%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3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2013年,我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预计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5%~8%,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0%左右,消费实际增长11%左右,外贸出口增长10%左右。
从主要下游行业来看,房地产行业:2013年,保障房计划开工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还有较强的支撑。同时,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商品房销售回暖,土地供需放大,有利于推动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基建行业:2013年,我国铁路基建投资计划为5300亿元,预计2013年上半年,铁路基建投资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另据统计,2012年5月~9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大项目立项总投资额为7万亿元,为2013年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增长奠定了基础。机械行业:受投资需求带动,2013年,机械工业产销增速将缓慢回升,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2%~16%。汽车行业:考虑到当前汽车产业产能过剩和渠道库存有待消化,结合汽车下乡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可能延续出台,预计2013年全年,汽车产销增速将略有回落,为1%~3%。造船行业: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还将呈负增长态势,预计将下降11%~13%。家电行业:2013年1月份,家电下乡政策将集中到期,政策延期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考虑到国际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2013年我国家电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综上分析,预计2013年,我国粗钢消费量为7亿吨~7.1亿吨,同比增长3%~4%。
从进出口来看,我国钢材进口量将保持平稳,出口量将稳中有升。从2012年我国钢材分地区出口情况来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市场,如亚洲、非洲、南美洲和中东地区,我国出口到这些地区的钢材占全部钢材出口量的82.3%。考虑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好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支撑我国钢材出口增长。从进口来看,我国钢材进口量保持相对稳定。一是加工贸易进口占较大比重,近年来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钢材数量占40%~50%;二是高附加值产品占较大比例,短期内难以替代。预计2013年,我国钢材进口量还将保持平稳,预计粗钢净出口量在4500万吨左右。
从钢铁原燃材料方面来看,目前,国产铁矿石原矿已经具备15亿吨/年~16亿吨/年的生产供应能力,可支撑生铁年产量3.2亿吨;进口铁矿石7亿吨左右,可支撑生铁年产量4.2亿吨。二者相加,基本上可满足7.4亿吨生铁产量的需求。不过,由于国产矿成本较高,一旦铁矿石市场价格低于国产矿采选成本,则国内矿山将减少甚至停止供应,那么钢厂将被迫更多地使用进口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又支撑进口铁矿石价格。焦炭方面,据统计,2012年1月~11月份,国内市场焦炭资源供应量为40642万吨,生铁产量为60872万吨,焦铁比为0.67。按此测算,根据2013年粗钢产量要达到7.5亿吨的预测量,估计国内焦炭市场资源供应量需要达到4.69亿吨,即日均128.5万吨/天。而目前,我国焦炭产量在120万吨/天左右。这有助于促进焦炭价格回升。此外,2012年12月17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的《关于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没有出现焦炭的商品名称。这意味着焦炭40%的出口税率将在2013年取消,有利于我国焦炭出口的适度恢复。
综合以上分析,2013年,基于国内钢铁产量总体呈平缓回升态势,粗钢资源供应量继续呈低增长态势,铁矿石、焦炭等原燃材料价格将维持稳定或稳中有升。2013年,下游行业将稳定增长,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当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依然处于底部区域,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预计2013年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呈震荡底部抬高趋势。
来源:中国冶金报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