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钢材市场将“稳”字当先
2013年01月14日 8:31 327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走势总体表现为:第一季度震荡上涨,4月份冲高回落,5月~8月份大幅下跌,9月初触底反弹并大幅回升,11月中旬小幅调整,12月中下旬震荡回升。回顾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的总体特征为:低需求、低供给、低价位、低效益和去库存。展望2013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有望比2012年增长3%~4%,全年平均价格与2012年基本相当或者略有回升。
2012 低需求、低供给、低价位、低效益和去库存
2012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外贸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导致工业增长明显减速;二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对钢材需求拉动较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均呈低增长态势,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
粗钢与钢材资源供应量呈低增长态势。经测算,2012年1月~11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资源供应量分别为61974万吨和83214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037万吨和5096万吨,分别增长1.7%和6.5%。估计2012年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为6.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粗钢资源供应量增速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内钢材与原料市场均呈低价位运行态势。除需求低迷的因素外,导致国内钢材市场低价位运行的原因还有三个:一是2012年4月26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谨防钢材贸易企业套骗取银行贷款投向高风险行业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前审查、贷后检查和跟踪贷款资金流向。受此影响,钢材贸易企业利用库存钢材进行融资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加之部分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跑路”风波,商业银行进一步收紧了对钢贸企业的贷款,钢贸流通企业的“蓄水池”功能基本丧失。钢厂因销售渠道受损而被迫加大直销力度,而降价竞销直接加剧了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二是钢厂同质化竞争严重。一方面,国内钢铁产能全面过剩,钢厂产品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钢厂的营销策略也趋于相同或相似,贴近市场、事后定价和降价促销等营销手段被广为采用。三是国内市场资金供应紧张。据央行统计,2012年11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3.9%和5.5%。M1增速低于M2,说明企业存款定期化、投资意愿下降。此外,M1增速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由于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改变,市场普遍采取指数定价方式,铁矿石价格贴近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据钢协统计,2012年1月~11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40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利润为亏损19.7亿元,由盈转亏;销售利润率为负0.06%,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尽管2012年10月份曾实现盈利3.07亿元,但受铁矿石和焦炭市场价格迅速回升的影响,加之11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回落,钢铁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持续性改善,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亏损基本上已成定局。
去库存进一步加剧了国内钢材市场的供求矛盾。一是下游用户大幅降低包括钢材在内的原料库存,二是钢贸流通企业受制于资金紧张等因素不得不大幅降低周转库存,从而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自2011年8月份开始,国内制造业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去库存进程。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一个分类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为例,该项指数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直低于50%,反映了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持续下降。受银行限贷、部分钢贸企业重复质押钢材引发的诚信危机的影响,钢材社会库存自2012年春节以后持续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钢厂库存呈上升态势。钢厂为减少资金占用,不得不大幅降低铁矿石周转库存。经测算,2012年,国内市场钢材消化库存约2500万吨左右,实际粗钢资源供应量增长约5%。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