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发铝履行社会责任深入民心
2012年12月27日 14:16 5319次浏览 来源: 广西法治日报 分类: 铝资讯
“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使企业与周边群众的关系更和谐更互信,这是一盘政府、企业、百姓三方共赢的好棋。”12月中旬,记者到位于靖西县渠洋镇的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发铝”)采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学忠告诉记者,由于地企关系理顺了,尽管受国际经济衰退不利因素影响,但信发铝今年年产值仍保持稳中有升,目前已上缴税收达4.33亿元。
广西信发铝始建于2007年5月,至今累计投资超过160亿元,拥有员工4000多人,是靖西县境内最大型的民营企业。刚刚进驻靖西之初,由于征地、采矿、文化差异、沟通不畅等原因,信发铝与企业周边的群众关系一度紧张,成了当地党委、政府十分头疼的社会难题。
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合理诉求,从2011年开始,靖西将政府、企业及周边百姓利益“捆绑”,建立地企共建机制:从2011年1月起,信发铝每年从每吨精矿中提取1元钱,加上县财政配套资金,组成地企共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扶持资金,作为铝工业基地周边村屯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群众合理诉求的资金保障等。
建立地企共建机制后,信发铝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两年来共缴纳地企共建专项扶持资金近千万元。有了共建资金的保障,信发铝周边15679名农民每月每人都领到了80到100元不等的失地补偿费,同时企业周边群众的诸多合理诉求也得到了解决。
2011年,信发铝在禄峒镇标亮村征用400亩土地,开建一家选矿厂。根据失地群众的诉求,县里从地企共建专项资金中拿出几十万元,为当地群众实施村道硬化,解决饮水难题。如今,走进信发铝周边的村屯,环村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各村建起了灯光篮球场,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村干部告诉记者,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得到回应和解决,气顺了,与企业和睦相处,共谋发展。
“企业不能当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也不是‘唐僧肉’。企业社会责任常态化后,群众诉求有专人去管,企业则安心搞生产,双赢。”陈学忠说。
除了履行正常的社会责任外,信发铝还主动作为,设身处地为周边群众着想。根据规定,对征收的土地,企业要在7年内培土还肥,实现复垦。但为了提前把土地还给农民,信发铝将投入5000万元,为矿区的2426亩被征地实施复垦,目前已有400亩被征地达到复垦要求。
“企业健康发展,百姓利益有保障,合理诉求得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税收大幅增长,这是一盘三赢的好棋。”靖西县委书记黄小宁说。据介绍,今年靖西县财政收入预计超11亿元,这其中,信发铝的贡献占了“半壁江山”。
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常态化,这是靖西县创新社会管理,破解工业化进程中矛盾纠纷高发带来的诸多社会难题的一个创举,实现了企业、党委和政府、企业周边百姓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为我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在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纠纷凸显,热点问题突出,利益诉求多元化。信发铝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政府创新管理和服务手段,拿出有效办法,协调各方利益,找到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平衡点。靖西县地企共建活动开花结果,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的生动实践,值得全区各地学习借鉴。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