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与产能过剩并存 我国经济乍暖还寒

2012年12月10日 8:34 97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库存周期呈现非典型性
  水泥和钢铁行业的现状说明企业库存回补仅仅是阶段性回补。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对未来需求的改善幅度和持续性表示担忧,认为目前经济可能已脱离正常存货周期。
  华泰证券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一种“债务紧缩需求”。“政府、企业、家庭、银行都有较高的杠杆比率,如果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杠杆比率,难度会很大。同时,全社会整体资本回报率在下降,由于边际效率递减,继续追加投资只能导致资源低效率堆积,还会增加未来的风险。”华泰证券还认为,企业的债务压力也会对补库存的行为产生影响。当企业完成去库存,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补库存,而是降低资产负债率。虽然去库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实际的库存量依然处于高位。如果经济转型顺利,新经济(310358,基金吧)企业的库存周期与旧经济企业的库存周期可能不会实现完全对接。
  除此之外,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的调整,经济“寒冬”效应影响着企业对产品库存与销售关系的调整。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随着民营资本在制造行业的利润空间逐渐降低,加上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问题尚未解决,宏观经济形势很难快速好转。“货币政策尚难刺激民间投资热情,民营经济整体的不活跃才是核心问题。”在陶冬看来,经济长期低迷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同时,也使现金流异常紧张,同时企业间相互担保风险在积聚,只有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使企业走出困境。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企业去库存逐渐进入尾声,企业出现补库存活动有望开启市场行情。企业从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化,需要的仅仅是时间。兴业证券(601377,股吧)认为,存货见底往往滞后于经济见底1-3个季度,原因在于存货调整到合理水平需要时间。这也预示着当经济走出底部之后,此前制约经济的去库存效应将转为补库存,对经济回升产生正向拉动。
  此外,PPI指数也是观察库存周期变化的重要指标。瑞银近日发布报告称,由于目前全球范围内流动性异常充沛,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带来可能。同时,部分原材料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的产能过剩不会制约PPI的反弹。待四季度PPI回升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企业库存有望出现回升。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