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中国经济唯一出路就是走向市场

2012年12月06日 15:54 134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谢国忠认为,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市场,政府要往后退一步,金融走到前面,如果走出这两步的话,15年不光是走向小康社会,也有可能走向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中国银行体系以抵押贷款为主,而抵押资产主要是跟土地或房地产有关,近几年土地价格大幅提升,企业举债也大幅提升。中国信贷这几年大规模扩张,它跟土地泡沫相关,今年中国经济和房地产信贷都是拐点。通过土地升值来维持信贷的时代应该过去了,中国不良资产以后的两、三年里面会大幅度上升。而如果银行体系对不良资产不处理,资本不能重新分配,经济从泡沫经济转型支持新的行业,有竞争力行业转换的过程是会拖延,对经济是不利的。
  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谢国忠认为,中国经济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市场,政府要往后退一步,金融走到前面,如果走出这两步的话,15年不光是走向小康社会,也有可能走向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让基本分配走向市场,其中关键的一步就是银行在基本分配上面要市场化。

  以下为谢国忠观点摘要: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银行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能起什么作用。刚刚监管机构的领导主要谈了是银行体系在经济放慢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怎么去适应这样一个时代,不能依赖于增长,同时还有王副主席刚刚提到竞争的问题,对银行过去盈利模式会受到很大冲击。刚刚银行的管理层也谈到了一些发展业务,针对中小企业是不是有机会,我觉得这两方面的讨论对银行体系带来的挑战有一定的认识,今天这个情况银行的挑战比较多,有盈利问题,有增长问题。我想在这两个方面之外谈我自己的看法。
  在座的都了解银行的股票比较低,银行的股票为什么比较低,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觉得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银行现在一般的股价接近于净资产,或者低于净资产,都是说明了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持怀疑的态度,在美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在最高点的时候是两年前10个百分点,10%,现在下滑到大概8个百分点。当时大部分股价今天是8%,大的银行股价都是在0.5%到0.8%的水平。我们的市场对不良资产未来的估计是远远超过现在银行自己公布的0.1个百分点不到的水平。一般来说市场在这种对资产预料来说都比银行自己说的要准,在中国来说不是说怎么来应付未来的挑战,中国第一件事情是中国银行体系第一关过的是怎么处理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
  三年前我在银监会做过一次讲座,当时我谈了两个观点,一个是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不能对冲系统性风险,如果有一个大的系统性的问题,像房地产、信贷泡沫的话,银行不可避免会卷入,内部机制不一定能够起有效作用的。这是第一个观点,宏观对金融来说是最主要的。第二点我认为当时中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中国经济产生泡沫的话,泡沫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当时发表观点是中国大规模的刺激经济,中国的广义货币四年以内增长1倍的情况。在今天中国的负债率在发展中国家是最高的,这个数字不一定是最精确,但我自己看得到的是中国非金融经济的负债率大概是2倍的GDP,这不包括民间的借贷,美国是215%的GDP,欧洲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但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个水平是非常高的,应该说历史上没有发展中国家负债率那么高,而且中国的负债有一个特点,家庭和中央政府的负债比较低,主要集中在企业这边,而企业这边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什么这是一个大的风险呢?企业负债率高的话,它的盈利能力也必须要很高才能够应付危险。但我们看到中国企业盈利能力比全世界平均水平低一半左右,而我们企业负债率跟GDP的比例比国际平均至少高1倍,这一进一出是1:4的概念,所以中国企业偿还债的能力是有限的。

[1][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