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铝熔铸厂连续4个月突破发送量大关
2012年12月04日 14:59 436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梁凌
铸锭保供主力军
——熔铸厂连续4个月突破铸锭发送量2万吨大关
今年1月,熔铸厂铸锭发放量仅有4920吨,远不能满足集团公司的生产需要。
8月—11月,熔铸厂一鼓作气连续4个月突破铸锭发送量2万吨大关,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按能配产保高效
1月,硬合金铸锭需求急增、1#炉大修……一个又一个突发情况接踵而至,熔铸厂紧急将20#炉增援到硬合金铸锭的生产中,性能优异的20#炉却出现了居高不下的废品率。
“20#炉投产主要用于生产5XXX系合金铸锭,用它生产硬合金铸锭,职工感觉犹如海底打拳——有劲使不上,产出效率不理想。”扁熔车间主任孙自鹏分析了原因。
如何才能解决产品结构与生产保供的矛盾?
熔铸厂与生产部、销售公司充分沟通和协调,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对部分常用铸锭提前进行生产储备,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同时,熔铸厂发挥各生产机组能力,扬长避短按能配产,牢牢掌握生产主动权,产出效率增长明显。
“以LY12合金铸锭为例,熔三车间生产时成品率仅有65%,根本发挥不出设备优势,而熔铸车间的成品率稳定在80%以上。同样的投入不同的产出。”生产安全科科长陈龙分析说。
各车间各展所长,团结协作。熔铸车间以硬合金铸锭为主,扁熔车间重点进行5XXX系合金铸锭生产,熔三车间则以3104、7050等铸锭为重,为高效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9月,熔三车间创下铸锭发送量6943吨的历史新高。
分段计时保交货
在各条生产线上都能看到生产卡片的踪影,它记录着产品的名称、生产工艺等加工内容。但熔铸厂的生产卡片却有所不同,它特别标记着铸锭生产各工序的加工期限。
黄继录是铸加车间的机加班班长,每天一接班他就首先查看加工卡片,落实加工铸锭,并按期限要求,从急到缓安排加工次序。一般圆锭3天内加工完成,方锭2天内完成,特急铸锭优先处理。
黄继录告诉记者:“如果发现加工铸锭没有及时到位,我们负责到上道工序催收并将情况快速上报调度室。”
加工期限严格遵守,延误时间逗硬考核。10月,铣床班组未能按时完成加工任务被扣罚850元。由交货期倒推的时间节点通过加工卡片在生产各环节得到了坚决的贯彻执行。
对不合格产品熔铸厂要求当天下班前必须返回信息,及时进行补投。计划员按生产进度安排交货,提前准备好发送工和车辆,保证铸锭按时送达各生产厂。
熔铸厂领导、调度员及各车间负责人都能及时查询和了解最新的生产进展情况,生产时时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铸锭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精心技改保运行
运行高效可靠的设备是熔铸厂连创生产佳绩的又一个“法宝”。
33#炉是法国进口设备,其独有的旋转烟道故障频发,成为制约铸锭生产的“顽疾”。既然常规检修无法“根治”,8月,设备维护人员对其旋臂长、受力面大的“病点”实施技术改造“治标治本”。
随着熔铸厂铸锭保供任务的加重,熔铸车间的均热工序成为“瓶颈”。熔铸厂与动力计控中心合作将停止运行20多年的109变压器成功修复上岗,可供5台均热炉同时生产所需,有效拓宽生产瓶颈。
设备维护人员针对熔三车间多是国外进口设备的实际,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全力推进辅材备件国产化技术改造。31#铸造机刮水器快式接头,33#炉除气湿调温模块……一项项国产化改造顺利实现。10月,熔三车间设备综合停机率仅为0.14%。
设备管理科科长邓中祥介绍说:“生产时间紧,技术改造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今年,我们抓住生产间隙,将技术改造与设备抢检修相结合,在生产满负荷的情况下,我们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是历年来最多的。”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熔铸厂通过深入细致地工作,铸锭发送量月月实现新突破,刷新新纪录,最大效率地利用了资源和能源,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展现出铸锭保供主力军的风采。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