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煤炭等行业去库存步入“下半场”
2012年12月03日 11:26 15088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重点新闻
部分行业风险及结构性变化需关注
虽然总体平稳,但在此轮去库存中,受冲击比较严重的一些行业出现了企业倒闭、亏损、债务、裁员等风险,需要密切关注。一、倒闭风险。记者在浙江了解到,2009年建成的杭州萧山义桥钢材城倒闭,230多家商户处于关停或者老板“跑路”状态。二、亏损风险。库存的增加导致部分企业财务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产生亏损的风险。三、债务风险。记者了解到,个别行业出现三角债等情况,尤其是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工程机械、钢铁、发电等行业,由于受冲击严重而发生一些债务风险。四、裁员风险。在经济下行冲击中,部分行业企业出现裁员或者变相裁员的现象,给职工的生存带来很大冲击。
从记者采访的港口运行情况判断,在增幅趋缓的背景下,一些产业出现结构性变化,也亟须引起重视。一是港口的辐射范围扩大,部分产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进程加快。记者从宁波和上海港采访了解到,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约为10%,上海港约为8%。这个数字虽然不错,但集装箱出口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宁波港为例,与总体增长10%相比,腹地集装箱出口增幅仅为3%至4%。也就是说,浙江省进出口量是下降的,而与内地相关的进出口及货物中转量增加,说明我国经济活跃度的内升和产业向沿海向内地转移的速度加快。
二是部分传统出口主导产业持续负增长为行业发展敲响警钟。今年我国服装行业形势持续低迷,出口受阻,企业库存积压严重。根据8月份的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服装出口量是-1.8%的增长,至此中国服装出口量已连续11个月负增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至7月,美国从越南进口纺织服装增幅较大,增速为8%。前8个月日本自东盟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长迅速,增幅达到20.1%,东盟在日市场份额升至14%,较去年同期扩大1.8个百分点。“目前,服装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快,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是造成我国服装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吴志泽说。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