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煤炭等行业去库存步入“下半场”
2012年12月03日 11:26 15086次浏览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分类: 重点新闻
持续去库存折射企业信心依然不足
记者调研发现,今年以来,企业普遍采取了去库存措施,到目前为止,去库存的压力依然没有根本缓解,持续去库存也折射出企业信心不足、预期不高。许多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看不透,比较迷离,投资意愿不强,更多是观望和等待。
华鼎集团有限公司是服装类香港H股上市公司,目前有一万多名员工,销售额30多亿元,其中外销70%左右。公司副总裁方隆告诉记者,从金融危机走出来之后,服装企业都比较乐观,开始热火朝天地干,很多企业增加了库存,欧债危机蔓延后吃尽了苦头。“今年开始我们都比较谨慎,吃不准而不敢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今年我们内销的主要任务就是削库存,回笼资金,新款的推出速度也放缓了。现在面料都预备着,按照去年的量在铺,但不裁成衣服,如果形势好了,我们就要马上跟进。”
“目前根本没有扩大产能的计划,只要能维持住就行了。”阿尔特贝娜(杭州)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管伟民说。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企业虽然还在开工生产,但没什么利润,60%至70%的企业都是保本经营,主要是维护销售渠道和稳定员工队伍。
对受冲击十分严重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的感受是“仍在下行”、“还没有好转的迹象”,希望国家能够稳定投资。一些工程机械行业配套企业向记者反映,由于担心货款收不回来,他们基本是订单生产,货款“现收现付”。西安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市场很不景气。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只敢给一些小客户供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对大客户都不敢供货了,一是占用货款数额大,二是回款周期太长,企业不敢冒这个风险。
去库存进程中,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增长缓慢,反映出企业生产扩张意愿存在不足。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人项峥分析指出,去库存化进程后期,企业将会适当增加原材料库存,但从目前看,工业企业原材料库存增长缓慢,同时,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中的原材料库存分项指数为47%,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将继续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纺织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连续回落,显示工业企业生产扩张意愿明显不足。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