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难逆金属走势 政策还盼专业化
2012年11月21日 8:53 7183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重点新闻
金属收储“量小价高”
由于铝、锌价格“严重倒挂”,国家对这两种金属也进行了收储:铝成交10万吨,收储价格为15737元至15757元/吨;锌成交10万吨,收储价为15990元至16000元/吨。
大地期货研究中心分析师黄臻表示,从此次国家收储铝、锌来看,对品种研究还不够,首先,供应过剩的基本面很难缓解,相反还刺激了相关冶炼产能的提升,与“十二五”提出的调结构背道而驰。
“收储成交量小于此前预期,价格则明显高于现货价。”黄臻说,铝收储价比当天现货价格高近1000元/吨,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收储时应该对品种及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和调研。
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峰则表示,国家是对锌铝等冶炼环节出现亏损的产品进行收储,目的是缓和当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亏损现况。数据显示,以铝业龙头上市公司中国铝业为例,今年前三季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但净利润的亏损额达到惊人的43.35亿元。
鉴于市场持续疲软,近期国储恢复了锌、铝等基本金属的收储。这是国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再次出台收储方案。内容主要包括买进约40万吨原铝和15万吨精炼锌,数量相当于国内半个月的铝产量和半个月的锌产量,这对于缓解国内冶炼厂的困境起到一定利好作用。
从收储过程来看,11月15日国储进行了数量为10万吨、最高限价为16010元/吨的锌竞价收储,最终由5家企业成功竞得,其中株冶集团2万吨,白银有色2.5万吨,豫光锌业1.5万吨,赤峰库博2万吨,紫金矿业2万吨,成交均价为16000元/吨。
政府通过收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对于市场供需情况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其一,本次完成10万吨收储量而原计划为15万吨,虽然不排除后期仍会有陆续收储行为,但预计数量不会有大幅增加。目前国内锌市的报告库存为30万吨,而社会库存高于50万吨。收储量较之于库存量占比偏低。
其二,冶炼企业开工水平不高,产量存在提升空间。9月份以来国内冶炼企业的开工率在68%左右,一直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过因为产能扩张,实际产量较为稳定,维持在40万吨附近的水平。本次收储短时间减少了锌锭供应量,但缺口也将很快在产量中弥补回来,难以有效提振供需的格局。
其三,下游企业消费依然偏弱。镀锌、氧化锌及锌合金企业的开工水平,连最高的镀锌企业也达不到80%的水准。虽然终端电力电网、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速,但建筑、汽车等行业回暖缓慢。随着下游进入季节性淡季,下游低迷态势仍将延续,期望借收储解决目前市场的大量过剩产能所起到的作用将较为有限。且从本次收储对于基本金属现货的整体影响来看显得较为温和,现货价格并未大幅上涨。原因在于收储只能暂时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给相关企业一个经营和资金周转的缓冲期,但单靠收储不能解决产能过剩,还可能在价格回升后被利用来保值锁定新增产量。市场也普遍认为,只有下游消费商的积极参与,才能对目前疲弱的有色金属市场起到实质性的提振作用。
基本金属与全球经济面密切相关,在全球整体经济还在筑底的背景下,金属想要走出独立行情,的确很难。但对金属行业而言,国家收储确实能减轻部分锌和铝企业的供应压力,有利于企业减轻库存,释放生产力,短期利好金属行业。我们认为,就有色金属行业的业绩情况来看,由于铜冶炼企业在近期加工费上涨的背景下,业绩有所好转,收储消息对这些企业有一定利好作用。但就铝而言,由于国内过剩量巨大,40万吨的收储量料难以给铝行业带来明显变化。
目前金属行业供需关系的调整还在进行中,收储可以缓解企业压力,但不能形成逆转。因为金属不是农产品,没有托市或者稳定价格的要求,不涉及民生问题,所以数量和价格影响就相对更小些。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