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难逆金属走势 政策还盼专业化
2012年11月21日 8:53 7184次浏览 来源: 综合媒体 分类: 重点新闻
近期从大豆、玉米到金属铝、锌,掀起了一波“收储潮”,随着收储“退潮”,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开始回归基本面。业内人士称,期货市场盼更为专业的收储政策,预计相关部门以后收储会更加注意宏观调控与市场自身调节之间的平衡。
收储意欲止跌
继前期对橡胶和棉花收储后,国家近日向大豆、玉米扩充收储范围,也意味着2012年至2013年度农产品收储政策全面铺开。
从收储价格看,较上年度普遍出现了上涨:大豆2.3元/斤,折460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提高了约15%;玉米1.05至1.07元/斤,折2100元至214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提高7%;棉花20400元/吨,较上年收储价格提高3%。
近期恰逢东北新季大豆收购,豆农对大豆收储政策可谓“翘首以盼”,惜售心理下购销不旺。业内人士称,大豆收购价提升幅度较大,主要是为了保护豆农利益,并提高种植积极性。最近几年由于东北大豆种植面积锐减,国内大豆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使得下游油脂产业面临较大的成本风险。
据布瑞克农业咨询数据显示,根据收储价格,国内大豆每亩将增收80元至100元,以大豆种植面积9000万亩计,大豆整体种植收益将至少提高72亿元。
“现在东北地区大豆比较收益和玉米、小麦相比差远了,因此种植面积也连年下降。”布瑞克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彤表示,不仅上游豆农不赚钱,同样压榨方面油脂企业亏损也比较大,一般贸易商亏损都达到几千万元,大豆收储主要起到一个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孙彤说,相对来说,玉米收储主要是以扩充库存为目的,防止玉米价格暴涨对饲料、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而目前棉花、大豆这两个品种主要是为了防止价格下跌,因为这个行业处在一个亏损阶段。
定价需专业考量
上海中期分析师见惊雷表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确实对管理层的调控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收储价格方面,必须更符合专业化要求。
见惊雷说,棉花收储政策制定于今年3月份。目前看来价格定高了,形成了收储和市场两种价格,收储价为20400元/吨,但现在国内价格为18700元/吨。
“收储价利好棉农,但整个产业链受损,棉花价格和国外棉纱价格一样高,下游纺织企业抱怨声很大。另外,流通企业也没生意可做,大家都不用谈客户,直接交国家了。”见惊雷说。
对于大幅提高大豆收储价格,中华粮网高级分析师柴宁表示,尽管目的是为了豆农增收,提高其种植积极性,但大豆价格提升并不一定能惠及行业各个层面,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比如托市收购,能否真正实现目标很难说。
反映到期货市场上,大豆收储价格大幅提升也并未带来显著影响,连豆价格仍处于低位震荡格局。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