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移东不退”国内电解铝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2012年11月12日 15:23 88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西移”的忧虑
  来势汹汹的电解铝企业涌现西部,让业内人士不免担忧,大规模投资引发的企业西进,会不会加剧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当前,电解铝产能向西部转移缺乏规划和管理,中东部地区的产能退出机制又不健全,缺乏监督,产能过剩的势头难以遏制。趋之若鹜的电解铝“西移”,虽会带给企业眼前的盈利,但从中国电解铝产能总量控制来看,由于中东部省份产业退出机制的不健全,会造成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加剧,几年之后,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或会带给全行业更大的负面效应。
  与产能过剩相对应的是对电解铝高污染的诟玻有人曾说,电解铝不存在高污染。恰恰相反,电解铝的高污染不可回避,尤其是电子辐射。在电解铝产能过剩、污染不可避免的大背景下,企业去西部设厂同样存在各种风险。对此,业内专家分析道:“西部省份尤其是新疆人工成本要比内地高。内地人去的话,工资肯定要给得高,才能干;另外,新疆地区招工比较困难。”
  由于电解铝生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从东部地区聘请,将涉及到这些人员愿意不愿意过去的问题。所以,人员召集和管理将使这些企业后期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当地的电价优势能不能发挥出来。很多企业就是冲着资源优势过去的,它配套的电厂、周边的配套设施能不能建立起来,同时能不能发挥出来,这也是它能不能真正取得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专家认为,虽然西部地区具有成本优势,但目前电解铝企业西移的劣势同样明显,远离原材料产区和产品销售区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就是最大问题。由于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两吨氧化铝,而新疆又没有氧化铝,就需要从最近的山西运过去,但山西只有一个氧化铝企业,远远满足不了新疆在建企业的原材料需求。
  有人曾算过一笔账:未来新疆的计划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相应的就要有2000万吨的氧化铝配套,假设国内其他地区没有变化,所有氧化铝需要从山西运输,就需要2000万吨的产能配套,而目前山西的产能是960万吨到1000万吨,也就是说山西氧化铝的产能还必须提升一倍,才能达到新疆电解铝企业的需求。如果未来山西产能没有相应变化,后期从国外进口,那么新疆企业的成本势必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得不面对交通运输问题。目前,从新疆至内地只有一条铁路线,而在电解铝企业建设生产初期,产量不大的情况下,运输尚能保障,而后期全部量产,将有大批产品需要运输。一旦遇到棉花运输高峰,将会出现“铝棉”互抢车皮的现象。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季节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新疆地区,进入第四季度室外就封冻了,除了厂内设备可以继续运行外,厂外是无法动工。这必须等到化冻以后,才可以重新开工。而当地季节性变化带来的恶劣天气,也可能削弱运输能力。
  冬季的运输压力、恶劣的自然环境、高于中东部的人工成本、技术人员的缺乏,都是摆在“西移”之列的电解铝企业面前的一道道“坎”。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