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矿企大举进军海外热情高涨

2012年11月12日 11:28 91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民资出海集团作战
  尽管国有企业在矿业海外投资中扮演着领头羊和主力军的角色,但资本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事实。其中,民营资本正在成长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依杭认为,受经济危机影响,世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这方面恰恰是民营企业的优势。“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投资能源、矿产领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阻挠和障碍,民营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优势更为明显,更容易被东道主接受和欢迎。”
  政府对于社会资本参与持鼓励和欢迎态度也让民营资本的热情更加高涨。2011年底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发布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确立社会资金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的投资主体地位,把加快引进社会资金作为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完善矿业权转让市场和勘查服务市场,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为民营资本参与矿业投资提供更多退出渠道。亚行民企部主任、高级投资专家郑康斌认为,民营企业的跨境矿业投资还将加速。
  中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逄宏波向记者介绍,中蓝资本是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海外矿业投资基金,其中有不少LP是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转向矿业投资。目前已经完成募资,存续期三年,投资矿种多是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品种如金、铜、镍、钾盐等等。
  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在矿业投资上的战略角度考虑,民营资本对于矿业投资的回报有着更敏感的反应。不过,在问及是否担心超级周期结束影响矿业投资的热情时,多位投资人士表示,矿业投资从项目考察到投产少则三两年,多则近十年,并不担心短期的需求波动会影响未来矿产品的价格。“有的是出于资产配置安全的考虑,有的则是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考虑,总之,民营资本投资矿业并不完全是将收益放在第一位。”一位加拿大矿权交易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多种投资模式:直接运作矿权项目模式,如中川集团在加拿大巨型钾肥项目;投资控股海外矿业上市公司模式,如科瑞集团投资控股伦敦交易所上市的ZZL公司。
  相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大气粗和雄厚的技术背景,民营企业在这两方面都稍显逊色,尤其是在落后国家,往往需要修建铁路、码头、电厂等基础设施。一位正在寻找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民营企业投资经理告诉记者,他曾经在利比里亚考察矿业项目,矿产储量丰富,但最终因为高昂的运输成本不得不放弃。因而,抱团投资成为民营企业投资的一大亮点。中钢矿业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罗勇军建议,海外资源开发要探索新的模式,通过优势互补,以“集团军”方式共同开发。
  “以有实力的矿业公司为主导,联合国内外铁路建设、能源供应、港口建设以及金融等企业,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并参与运营管理,将资源储量转变成实实在在的铁矿石供应量。”罗勇军说道。
  国有企业也开始向社会资金伸出橄榄枝,据中非发展基金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吴国华介绍,中非基金在利比亚的铁矿投资项目是目前中国在利比亚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民企和国企成功合作的例子,“矿权最初由一家民营企业拿到,然后通过中非基金引进武钢进行合作,得到了利比亚政府总统的高度肯定。”逄宏波也向记者表示,旗下基金正在投资的位于非洲的一个储量100吨以上的金矿项目便是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投资的。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