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业兼并重组:“做强”是目的 严防虚假行政化

只有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才能走出“兼而难并”的怪圈

2012年11月01日 10:33 898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怪圈 “兼而难并”、“整而不和”
  “现在的兼并重组,经常陷入一个整而不和,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国务院参事蒋明麟表示,这八大行业都是属于国家基础性的主要行业,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内需拉动了这些行业的迅猛发展,像水泥建材、钢铁等产量已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行业发展散乱、无序扩张并由此引发产能过剩,非理性的市场竞争也使得行业长期处于低利润,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水平低。他指出,尽管这几年我国很多行业在兼并重组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很多兼并重组往往是在各地政府一次次有形之手指导下进行的,政策的强势推动,往往会造成并购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并购重组之后“整而不和”的局面。
  此言非虚,记者了解到,以钢铁为例,2010年11月,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重组模式参股河北省内的五家民营钢铁企业,但截至目前并无实质性重组动作;2010年5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联合重组;2009年3月,宝钢集团从杭钢手中收购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但是其跨区域重组之路也是‘一波三折’;2008年3月,山东省国资委将下属的三家省内钢铁公司,通过产权划转的方式成立了山东钢铁集团,但是截到目前,旗下的济钢莱钢并没有实质性的重组,同时山东钢铁集团历时几年重组“日照钢铁”,无疑是一场“市场”和“行政”博弈的鲜活范本。
  “兼并重组的目的在于做强而不是做大。”工信部一位官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联合重组如果不是为了做强而是为了做大,就等于是把一些小问题、小矛盾集中在一起,而这样做大的唯一后果,只能把一个小的矛盾变成大的矛盾,而这正是目前企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蒋明麟表示,兼并重组应该达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效果,从组织架构、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都重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另一方面,从全球来看,兼并重组的目的,就是要组建有世界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企业集团,同时参与国际竞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淘汰落后产能,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资金、人才、装备、技术,各种各样的优势,只有大范围的联合重组,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在整合过程中,更要注意兼并重组后带来的高产能重复建设的隐患。”他告诉记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单纯地追求GDP导致每个地方政府都想“把自己地方的蛋糕做大”,这不仅根本上影响了淘汰落后和跨区域兼并重组的进程,甚至会在区域内兼并重组后继续上马新的产能和项目,这些虽然带来了政绩上短暂的“漂亮数字”,但是却给产业带来巨大隐患,这些都是有悖于我国“兼并重组”初衷的。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