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报告将中国企业拉进舆论旋涡
2012年10月26日 9:40 896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综合第一财经、和讯网报道:24日,当中国评级企业参与发起“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以对抗美国“三巨头”时,标普在北京发布一份关于中国百大企业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大企业面临显著财务风险。 标准普尔的一家之言将多个中国国家队企业拉进舆论旋涡。
24日,当中国评级企业参与发起“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以对抗美国“三巨头”(穆迪、标普、惠誉)时,标普在北京发布一份关于中国百大企业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大企业面临显著财务风险。在《中国大型企业面临显著财务风险的威胁》部分,标普选取了107家企业分析经营和财务状况。其中,17家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极大”,包括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国航”,601111.SH,00753.HK)、中国远洋(601919.SH,01919.HK)以及多家分布在钢铁和能源领域的企业;铁道部、7家地方融资平台亦“被入围”。
对此,多家企业和行业机构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了回应。中国国航董秘饶昕瑜告诉本报记者,国航未委托标普开展这次调查,而国航也不认同这一报告的观点,认为自身财务健康,不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
标普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整份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已经发布过的报告,“威胁”一文则是2012年9月10日便发布过的一篇分析文章。
“标普是在未计入政府或集团支持的前提下,基于单家公司的财务风险和业务状况所做出的分析。”该人士称。
一些中国评级机构则称标普并不了解中国国情。“他们拿国际成熟企业来看中国企业,都会觉得风险很大,我们自己觉得中国的系统性风险还是可控的。”一位主管工商企业评级的人士称,“国外的评级机构喜欢评估这些国企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实我们自己明白,到时都会去兜底。”
亦有市场人士称,不必对这份“唱空”报告过度反应。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一些“财务高风险”企业均处在与宏观经济走势紧密相关的周期行业。标普的这份报告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一些行业仍处低迷的现状。
航空业账本
标普报告中,除了17家企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极大”,另有包括多家“中字头”企业在内的33家企业被评定为财务风险“很大”,而107家企业中只有中国移动(00941.HK)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被认定为财务风险“极低”。
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标普此次的报告是先在各行业中选择了几家企业来进行评级,比如交通运输行业选择了中国国航、中国远洋、中海集团、大秦铁路等,先对行业进行了大概的评级,然后对具体公司与外国公司进行了一些比较得出结果。
在被列为财务风险“极大”的名单中,中国国航跃然纸上,令业界多少感到有些惊讶。
饶昕瑜对本报记者称,根据初步了解,此次报告选取的评估数据是2009年到2011年年度,当时中国国航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正处于历史高位,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全球也是位于前列。
“标普所指的财务风险大,可能主要是看到航空业的高负债率高杠杆风险,不过,对于中国国航等国有航空企业来说,由于中国的航空市场仍在增长,竞争也不像国外那么激烈,因此可以保证充足的客源和现金流,从这一角度来说,并不能说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平安证券的航空业分析师孙超告诉本报记者,评判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只能是其中一个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看经营性现金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负债结构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航空业一直被称为高投入、高杠杆的行业。这主要是由于要扩张机队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航空业微薄的利润率,又难以用所获得的利润来完全满足扩张的需求,因此除了直接融资,航企主要会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来采购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飞机。
国际航协预计,2013年全球航空业的利润将上升至75亿美元,但资本回报率仍然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利润率只有1.1%。而以每架波音B777-300ER飞机的目录价格约为2.97亿美元测算,75亿美元的利润只能买到25架。
而由于中国仍是在持续增长的航空市场,在如今高油价的成本压力下,航空公司的盈利状况远好于国外,但也正是为了满足增长的需求,每年运力增长的幅度也比国外大得多,因此需要的资金也就相对更高。
比如中国国航今年上半年就引进了23架飞机。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中国国航利润总额超过15亿元,但同比下降7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13亿元,降幅亦达到47.18%。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国航的资产负债率为72%,2011年这一指标为71%。
不过,与其他上市航企相比,中国国航目前的负债率还属于最低,截至今年上半年,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的负债率分别为80.51%和72.98%。
“负债率高的高杠杆行业,对航空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航空市场突然大幅下滑,或者航企出现运营安全等问题而被停飞,进而影响了现金流,资金链就有可能出现问题,而这种情况,目前在国有三大航空身上出现的概率比较小。”一位行业内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内四大航企上市公司都已经陆续完成或宣布了定增融资的计划。其中,中国国航于今年4月26日宣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约10.5亿元,南方航空也于6月21日公告称向南航集团非公开发行A股约募集资金20亿元。
海南航空则在今年8月完成了8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融资,而东方航空也在上月宣布通过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控股股东东航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东航金戎、东航国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共计约人民币36亿元。几家航企募集的资金主要都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降低负债水平和财务费用支出。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