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银器文化的大家:周建立

2012年10月08日 10:29 365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金属器皿

Img350384195

银器制品

Img350384196

银器制品

Img350384197

银器制品

  1936年生于洛阳。收集中国古代银器,兼藏古玩、古玉、天然奇石等。1993年创建中国第一个民间银器文化研究机构。著有《中国民间银器》一书。
  从实用的餐饮器皿,到妇女儿童的饰品;从战国至新中国成立前,1356件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银器制品曾在故宫展出,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而他们的主人是今年76岁的银器收藏大家周建立。
  周建立说,自己在旧社会度过了13年。7岁前戴过胸前项圈、银锁、手镯、脚镯、裤铃、鞋铃等大小不一的银饰品。记得有一次父母让戴一顶镶有许多银饰品的大风帽,沉得很,自己哭着不戴。爷爷奶奶说,不戴不行,它能驱邪降福,保佑平安。此情此景,老周至今记忆犹新。
  1978年的一天,他路过老城一家加工首饰的店铺,见到有个老人拿着个银杯,要给其女儿做银手镯。银杯上盘着两条龙,非常精美。然而,银匠一锤下去,银杯就碎了。他当时很心疼:老祖宗的东西就这样毁了。从那时起,他萌生了研究民间银饰文化的念头,收集、研究银器。
  入了这个门才知道民间银器的博大精深,然而,周建立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寻访与银器收藏相关的资料,却发现,全国没有一家博物馆搞银器收藏,更没有一本专门介绍银器收藏的书。这意味着他的探索是一段没有“路标”的旅程。
  他从民间入手,四处拜师学艺。当地西小屯村有个叫李天召的老银匠,当时年已八旬,周建立经常跑过去向老人请教;洛阳北关有位叫寇才顺的老先生,其祖辈一百多年来一直从事金银器的制造和销售,他也专门登门请教鉴别知识。
  三十年匆匆而过,周建立跑遍大江南北,集得上、中品银器约3000件(套)。并在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首本关于民间银器收藏的专著《中国民间银器》,涵盖了上自战国、唐宋,下及明清、民国近3000年银器沿革的面貌。这本书收入银器图片858幅,全部源于周建立的收藏,镂空、缠丝、錾刻、烤蓝等工艺一一呈现。小到不足1克的钟铃,大到54件的套装帽饰,从错银带钩到大烟枪,从文房四宝到居家日用品,应有尽有。
  银器文化是民风、民俗的具体体现。老周在四处寻觅、收藏银器的同时,潜心研究银器中透出的民风、民俗。每一件精美的银器,他都能讲出一种风俗、一段故事。让他遗憾的是,现代人对散落在民间的历代银器,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少人把祖传多年的“老古董”拿出来,重新回炉,制成现在流行的手镯、耳环、戒指等。一些珍贵、精美的银器从此消失。
  周建立说,先人制作的银器意境深远。在上面有看不完的景色、读不尽的文章、解不透的哲理,那山中树、林中鸟、水中月、人中花,象征吉祥,寄托思念,人间情感尽在其中。
  目前,周建立已经写出了《中国民间银器》《论中国民间银器文化》等十多万字的专著。他多次对朋友们说:“河南是我的故乡,也是银器的故乡,我希望通过努力让银器这个民族文化之花开在中原,香飘全国。”

风情万种的大凉山“彝族银饰”

2012嘉德春拍一组精美绝伦的银器

品味近代银质文房遗珍:蓬船水滴

纯银茶叶罐:景泰蓝山茶花

银器的投资收藏

白银饰器收藏首选纯手工

如何鉴别收藏老银器

三阳开泰银珐琅茶叶罐欣赏

[金银器欣赏] 银烧蓝暖酒壶

2009年斯库霍温银器艺术奖作品

银制手镯《梁祝》【现代金银饰品】

老银饰 发簪 维肖维妙的绽放发间

纯银猫咪耳饰

传统银饰 魅力独特

白银饰器收藏首选纯手工

责任编辑:田田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