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突围” —— 西南铝创新发展纪实
2012年09月20日 16:12 467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彭英
今年1 至8 月份,在铝加工行业增合同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西南铝集体企业外拓市场收入达7600 万元,同比增长9.53%,职工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2.64%,创历史新高。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形势面前,是什么让西南铝集体企业交出了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实现了逆势率先“突围”?近日,笔者走进西南铝集体企业,听到了他们在转观念、强管理、拓市场道路上的一个个自强不息的故事。
“亮剑”管理“顽疾”
“由于历史原因,西南铝集体企业起点低,人员素质低,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值得总结的问题。总的一句话来说,管理就是西南铝集体企业的一大‘顽症’,因此,我们首先按照西南铝总经理李凤轶的要求,从管理入手,向管理这个久治不愈的‘顽疾’正式亮剑。”西南铝集体企业新任总经理曹华告诉笔者。
据曹华介绍,西南铝集体企业是西南铝建厂时,为解决职工家属及征地农民的就业等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配套建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人员组成结构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资金、技术、设备等一系列先天不足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西南铝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在认真剖析了企业弊病后,西南铝集体企业重拳出击,正式向“管理”这一“顽疾”亮剑。
针对企业现状,西南铝集体企业首先从机关工作质量抓起,要求机关每个工作人员对照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把每件基础工作做好做对。同时,结合工作实际,重新修订和完善了规章制度,突出规章制度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所属企业开展了为期2 个月的“基础管理强化月”活动。通过近半年的努力,该企业上下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基础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职工习惯性违章明显减少。尽管西南铝集体企业多属建筑施工、土建维修和金属化工及高温熔炼等高危作业,今年以来整个集体企业生产现场无轻伤以上事故发生,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把脉”市场“症结”
如果说管理是制约西南铝集体企业发展的“顽疾”,那么市场就是其“症结”所在。针对西南铝集体企业多年来依靠西南铝发展,缺乏外部市场的“症结”所在,集体企业领导班子按照西南铝党政领导为集体企业发展开出的‘转观念、拓市场’这一良方,在外拓市场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要想在短时期内完全摈弃等、靠、要思想,打破多年来依靠西南铝发展的被动局面,并非易事。外拓市场,西南铝集体企业首先从观念的转变抓起,紧紧围绕“铝产业”做文章,充分利用好西南铝的各种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拓展外部市场。
上半年,西南铝集体企业充分利用西南铝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内以“工序总承包”为抓手,认真做好配套服务和铝深加工工作,对外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抢抓市场,奋力拓展外部市场,经营绩效逆势创新高。五大集体企业之一的西铝工业公司主要围绕包装箱和厨卫门两大市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营销机制,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该公司不断加大销售网络建设,上半年新建立厨卫门销售网点15 个,现在厨卫门销售网点已达到96个;同时引入直营店新模式,在重庆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建材市场建立直营店4家。西铝工业公司还特别针对重庆主城区公租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大厨卫门工程市场的运作力度,增加市场份额,目前已成功进入公租房市场。
运营转型“强身健体”
在找准“症结”所在,努力消除“顽疾”的同时,西南铝集体企业还不忘苦练内功,强身健体,而中铝公司在西南铝试点开展的运营转型工作无疑为其强身健体搭建了最有力的平台。
作为目前中铝公司中开展运营转型工作的首家集体企业,西南铝集体企业结合现状,自我加压,主动选择了在基础管理相对较好的西铝工业公司、渝西化工厂、庆西实业公司三家企业试点。从4 月初启动运营转型试点工作以来,企业完成了《西南铝集体企业运营转型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机构。在自身管理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拨出10 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运营转型工作的开展。各试点单位也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认真开展相应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各集体企业通过运营转型的诊断分析,降低成本230 万元。
西南铝集体企业还密切关注政府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千方百计用好用活政策。企业获得政府贴息贷款1900 万元,实现西南铝集体企业政府福利企业的全覆盖,全年可望为企业减税500 万元以上。厂地关系的密切协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负增利,而且还极大地改善了集体企业的外部形象,为集体企业今后的改革发展铺平了道路。
“西南铝集体企业将一如既往地‘围绕铝业中心,抓好配套服务和深加工两条主线’这一战略方针,顺势而为,逆势而上,可望实现今年外销收入增长不低于15%,职工收入增长不低于15%的目标。”曹华表示。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