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操纵了铝价?
铝定价激斗:金融机构操控库存获高溢价
2012年09月20日 8:49 7607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铝资讯
掩盖供需关系
“铝价低并不是由于需求非常小,而是供应出现了问题。”
对俄铝等铝生产商来说,指责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规则,目地是促使铝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透明。
“现在铝价处于低谷,但这并不是由于需求非常小,而是供应出现了问题。” 奥列格·穆哈麦德申道出了铝交易市场的真相。
奥列格·穆哈麦德申解释,尽管欧债危机没有缓解,但实际需求依然在增长,今年全球铝需求增长将达7%。“但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铝产品,是由伦敦金属交易所来决定的,但你无法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在市场买到产品,你必须支付200-300美元的溢价。”
“金融资本的介入已经严重干扰了供求平衡,并对市场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美铝的一位参会人员表示。
中铝的参会代表解释,由于大量的库存被金融机构掌握,导致市场其他参与方无法正确掌握市场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将加剧利润分配不平衡。
金融机构为何要掩盖真实供需情况?大概的原理是,如果供应过剩,期货市场会出现溢价,此时生产企业应该减产,但金融机构为了能够拥有足够的库存获得融资支持,反而鼓励企业维持生产。这也就不难理解俄铝减产计划遭到其金融股东的反对。
目前,铝生产商普遍出现了融资难题,而高溢价的现货导致它们越来越难通过长期合约获取稳定的现金流,推动供需关系透明化或将有助于基准铝价上升。
以俄铝为例,俄铝有40%以上的产品通过嘉能可销售,嘉能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基准价格的基础上提供给俄铝稳定的溢价,同时嘉能可有权利以更高的价格二次销售。今年,俄铝还与嘉能可签订了一项长达7年的长期销售合同,数量达1450万吨,但该协议进一步加剧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融资交易,并被市场指责是建立在非竞争性基础上。
“对于铝供应商来说,减少融资交易可以获得提振铝基准价,进而将部分铝定价权收回来。”上述中铝人士表示。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