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吨电解铝,刘永行如何在过剩中盈利?

2012年09月17日 10:48 152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一路西行
  东方希望集团的重化工之路始于2002年。10年来,东方希望的重化工之路从电解铝到氧化铝到煤化工、石油化工越走越宽,如果说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脉络,那就是紧跟政策、接近资源、一路西行。
  从最初在山东与信发铝业合作尝试发展第二主业,到内蒙古包头的大手笔投入,再到河南三门峡、重庆、山西、新疆,这就是东方希望集团完整的西进路线图。
  富宝铝研究小组调研显示,电解铝的西进趋势将持续,预计“十二五”期末将建成总产能1800万吨,达到当时国内电解铝总产能的70%左右。
  实际上,刘永行在选择东方希望的第二主业时,最先考虑的是钢铁业。“但是有一些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拿不到批文我怎么做啊,所以有时候逼着你能拿到什么批文你就做什么。”刘永行在专访中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重化工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而电解铝更是以高耗能着称。据行业公认的经验数据,用电成本占到电解铝生产成本的30%-40%,因此电解铝企业自建配套电厂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电用煤资源的多少往往决定企业的选址。
  2002年10月,刘永行的东方希望将自己独资成立的第一个铝电一体化项目“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包头希铝)选址包头,显示出了刘永行对产业的理解和眼光。2003年6月,东方希望又在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合资建设年产105万吨氧化铝项目。
  然而刚刚挤进重工业的门槛,东方希望就面临严峻考验。从2003年4月收缩信贷的121号文件开始,一场防止经济过热投资过快的宏观调控启动。
  随后,刘永行在包头建设一个号称“全世界最大”的4期100万吨的电解铝厂,这个当地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并没有通过中央政府的审批,遭到中央相关部委调查。三门峡氧化铝项目也被紧急叫停,一拖三年。
  2007年,就在包头、三门峡两个项目实现正常运转之际,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了《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调控的紧箍咒依然没有放松。
  “2007年、2008年我们的电解铝项目利润大量回收,我们想继续扩大电解铝、氧化铝产能,但迟迟无法获得批文,我们的利润从财务上找不到出路。企业赚了钱不是用来享受的,所以我们自己找事做。”刘永行对记者如此解释自己多元化进入煤化工、石油化工、水泥领域的初衷。
  恰在此时,重庆市向东方希望伸出了橄榄枝。重庆市政府问刘永行是否愿意进入重庆的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据刘永行介绍,“我考虑了10天,这10天内,我密集地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我发现,PTA是石油工业的两个桂冠之一,中国是亚洲地区主要进口国之一,近几年国产PTA自给率始终在60—70%徘徊。重庆这个石化项目也是2007年国家规划的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之一。”
  10天后,刘永行决定进入PTA这个陌生的行业,其理由是,这既是石油化工业,也是纺织工业,利于东方希望扩展产业链,而且,这个项目是国家支持的、有整套批文。
  2007年4月,东方希望重庆涪陵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PTA化纤项目,控股重庆市蓬威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9年11月投产。此后,刘永行在重庆的投资迅速增加。2008年7月26日,东方希望投资建设的20万吨煤制甲醇转醋酸项目在重庆万盛破土动工。本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东方希望在重庆的总投资已超过100亿元。
  如今,这些在三门峡、包头和重庆的探索和积累给了刘永行充分的自信,年过64岁的刘永行渴望在新疆这个占中国领土六分之一的省份,这个以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着称的待开发区域,迎来自己人生更大的舞台。
  刘永行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说,“这个项目已经足够大,我就是希望自己扎扎实实把这个项目做好,把我们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做成世界级的项目。”
  他的愿望是东方希望从2002年开始进入重化工领域,10年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在这里发扬光大。
  在过剩中盈利
  事实上,刘永行的重化工之路,除了时松时紧的宏观调控的外部风险,还有来自行业内部由产能过剩带来的激烈竞争。“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一直如此。”中国铝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就是在“腥风血雨”中,东方希望仍然在持续扩大重化工投资,并在新疆扩大电解铝的规模。因为刘永行坚信,“90%-95%企业都亏损,东方希望还能略有赢利,我们是行业内做得最好的。”
  很显然,重化工领域不像饲料行业那样市场狭小,成长空间有限。据记者了解,早在1996年,刘永行预见到,几年后在全国将饲料厂布点完毕后,东方希望如不为资本找到新出路,就将陷入漫长的停滞期。“我们应该做一点更大的事情,再做轻工业是不可能了,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全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对原材料需求越来越大、对装备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重工业化趋势是必然的。”刘永行如是说。
  2002年54岁的刘永行已经为进入重化工积累了20亿的资金。然而重化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随之而来。
  截至目前,中国的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已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电解铝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据了解,目前全国电解铝总产能达到了2600万吨,因为产能过剩铝价低迷导致开工率不足80%。
  刘永行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也坦承,“由于经济不景气,中国的铝工业不管氧化铝还是电解铝,90%-95%都亏损,国际上的大公司巨额的亏损,不管是美铝、必和必拓、加铝,还是俄铝都减产。全世界的铝业可以用腥风血雨这个词来描绘。”
  不过刘永行对自己的企业有足够的自信,坚称企业还能“略有盈利”。而来自东方希望集团的财务数据也显示,东方希望集团重化工领域2009-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亿、20亿、15亿元。
  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戴松灵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刘永行的说法表示认同,“他一个是之前储备了较多的铝土矿,原料涨价的影响小,其次是企业执行力强,没有国企那么多负担。”
  令人惊奇的是,刘永行如今涉足的重化工领域,包括电解铝、水泥、PVC、煤质甲醇、二甲醚等,几乎都是处于产能过剩的行业。东方希望为什么非得从过剩行业中抢饭吃呢?
  过剩不过剩,刘永行有自己的相对论。“经济景气期,大家盈利那么好,你能说它是过剩吗?第二个,如果不过剩,消费者权益怎么保证?过剩才是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必然过剩。只有过剩才能优胜劣汰,只有过剩消费者的选择权才能体现。”刘永行表示。
  刘永行发明的“企业相对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他认为行业无优劣之分,只有优秀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对于电解铝行业,他坚信自己能成为行业的优胜者,对于经济危机带来的行业洗牌,刘永行及其高管包头希铝总裁段雍甚至都表示“乐见其成”。
  2011年度东方希望年产铝140万吨,占比仅为全国产量的8%。“现在是行业的低谷期,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是一个加大投资的很好的机会。”刘永行的以上观点得到上述中国铝业分析师的认同。
  东方希望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近五年东方希望重化工板块的投资和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税前利润率维持在7%-10%左右的水平。
  《投资者报》记者9月2日至10日先后走访东方希望包头、新疆两个重化工基地发现,无论在员工还是中、高管身上,看不到身处一个全面亏损的过剩行业的焦虑和垂头丧气。
  电解铝铸造车间厂长强高文是包头希铝的技术骨干,特别爱钻研,他和助手云永利对于节能技术和精益化管理的执着在厂区广为人知。
  同一天,记者在包头希铝集中办公区一间4个人办公的朴实的办公室里和包头希铝总裁段雍做了近1个小时的交流。这位瘦瘦小小的四川小伙,身着一身东方希望的深蓝色工装,不认识他的人觉得他与普通员工无异。很难想象他是一个200亿投资、100亿产值的重化工基地的负责人。
  段雍的谈话给本报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非常坦诚,又总是面带微笑。他重点说明了东方希望的精益化管理具体是怎么在工厂管理中得到落实的,东方希望的优势在哪里,他还将公司的日常经营报表数据通过公司的电子办公系统调出来给记者看,并一一解释。
  刘永行也对东方希望重化工板块目前的状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现在还不算很成功,做得很艰难、很苦,但是如果不苦哪有我们的机会?谁都能做那就没有我们的机会了,这是苦的事情、累的事情,也最锻炼人。”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