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新型建材成重点发展领域

2012年08月27日 10:42 42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昨日,市经信委对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材料工业三年振兴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解读认为,材料工业突破2500亿是完全有可能的。
  此外,市经信委还从材料工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明确。
  为什么要发展材料工业?
  材料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市经信委解读认为,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电力、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
  从长远发展来看,材料工业在我市引领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总的来看,钢铁、有色金属、建材产品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我市材料工业已具备由大到强的良好基础。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市材料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2011年,材料工业占我市工业总规模14.3%,部分材料工业冶炼、加工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如何发展材料工业?
  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
  基于对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的判断,市经信委对重庆材料工业的发展,提出把“四上”作为主要发展思路:
  一是上规模。“十二五”期间,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将实现1万亿规模,其中笔电产量突破亿台,打印机、显示器等重要产品规模也将达到千万数量级,对铝材料、镁材料、铜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需求巨大;重庆的汽车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对钢铁材料,特别是特殊钢和高端结构材料需求巨大;未来10年,将有1000万人进入城市,重庆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巨大。预计到2015年,我市的钢材需求量超过2100万吨、铝材超过200万吨,水泥达到7000万吨。按材料工业占我市工业比重达到10%计算,材料工业突破2500亿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是上水平。到2015年,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0.85%提高到1.4%,产业规模应由注重规模扩张型,向提振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要实现集群发展、链式发展、配套发展和创新发展;由注重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国内资源开发,向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发转变;由注重国内向注重国内和国际两个空间发展转变,加快产业升级。
  三是上质量。重点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从95%上升到98%以上,出厂合格率继续保持100%,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获得市级及其以上品牌产品从70个提高到120个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从60%提高到85%以上。
  四是上效益。到2015年,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到6%,规模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35%、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45万元/人/年。
  哪些领域是发展重点?
  铝材料、新型建材将是重中之重
  市经信委介绍,铝材料、新型建材将是未来三年材料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要建立铝材料产业集群。目前,以西南铝为龙头的铝加工产业群已在西彭园区初步形成,西彭园区已引进包括中国铝业、中电投、瑞典萨帕、瑞士立达、上海通用、戴卡捷力等国内外大中型企业270余家,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包装印刷用铝材料深加工为重点,90%的产出来自铝加工产业。到2015年,力争园区产值达到1000亿元。
  其次,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集群。以开县星星套装门和南坪美心集团为龙头,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高档防火防盗门、竹木套装门、新型节能门窗、环保建筑涂料、塑料管材及各类板材等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引导新型建筑材料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形成全国最大的门业制造基地。
  再次,建立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钢铁材料产业集群、铜材料产业集群、玻璃及深加工产业集群、镁材料产业集群和水泥及制品产业集群等。

责任编辑: 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