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投资进入风险多发期

“走出去”屡屡受阻 政府、中介、企业需合力应对

2012年08月24日 8:28 82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建议 政府、中介、企业合力应对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表示,全国政协外事委调研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常常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障碍,其中的部分原因来自中国企业自身。例如,缺少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缺少和经济合作对象以外的各方面,如议会、工会、媒体、社区等沟通的习惯,也缺少公共外交的自觉和经验。
  傅成玉表示,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发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转变理念、转变方式、转变形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合作供应、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合作为主的方式,坚持人才国际化和用工本地化,切实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规避最大的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西方的偏见不攻自破,才能证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不仅是商业化的,而且是共赢的商业化投资。
  美铝公司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陈锦亚则建议说,“不知深浅,切莫下水”。“走出去”不一定是所有企业的良方。已知和未知诸多因素可能导致对外并购失利,有些企业把市场重心放回中国市场反倒实现盈利。
  万季飞提出三点防范风险的建议:第一,在政府层面,应着手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应考虑制定中国《对外投资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管的力度,预防无序和盲目。同时,政府要加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各种保护和支持,要切实维护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正当权益。
  第二,在市场和中介组织层面,可以探索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充分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平台,解决境外投资融资难等问题。要大力发展金融、法律、外语、咨询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加强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要倡导我国的企业将争议在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仲裁,避免境外仲裁对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合作的不利影响。
  第三,在企业层面,要引导企业不断地提高跨国经营水平,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源头出发,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科学、理性、冷静地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国际化模式,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建立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1] [2] [3]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