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投资进入风险多发期

“走出去”屡屡受阻 政府、中介、企业需合力应对

2012年08月24日 8:28 82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挑战 步入风险多发期
  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的加速,海外投资合作的风险也不可避免地在增加。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石油、中国五矿、中粮、华为等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屡屡被拒,一些承包工程的公司在海外市场也面临着严重的亏损,特别是中东、北非政治动荡,更为我国企业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此,专家提醒说,我们在高歌猛进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切切实实地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欧盟国家正受债务危机困扰,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高失业率等挑战仍未解除,受其影响,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经济减速、通胀压力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国际贸易保护有所抬头,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有所加强,国际投资风险越来越大。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尤其巨大,其中包括对中国投资的偏见,这些偏见既来自于政治领域,又来自于经济和社会领域。”傅成玉说。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近期比较突出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政局动荡。利比亚危机、埃及骚乱、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等等,给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蒙上阴影。
  除此之外,来自海外的壁垒也有增多的迹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对外投资体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投向的变化: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欧洲,尤其是以品牌和技术为目的的并购明显增多。而这样的并购一向难度更大、阻碍也更多。
  万季飞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危险,大体可以划为政治监管风险、市场社会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其中首要的是政治风险。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将中国海外投资贴上政治化的标签,而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资源民族主义也在抬头,致使我国的海外企业受阻。“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很难置身事外、全身而退”。
  此外,缺乏对国际经济形势和目的国的深入了解,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化经营意识等也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市场风险和管理经营风险。
  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说,社会责任问题、环境问题、合规反腐问题、高风险地区投资的风险等等,这些“非传统风险”要非常警惕。
  以合规反腐为例,王志乐说,国际公司把监管和合规的风险摆在第一位,而中国企业却重视不够。这使得最近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已经屡屡受创。比如,中国某知名公司在阿尔及利亚的项目中,两个项目人员因为受贿被判入狱18年。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