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2年08月21日 10:25 47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陈全训会长专栏

  二、安全文化是实现企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
  安全文化是安全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我国古代“文化”这个词,就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人类有意识地发展企业安全文化,还是近20年的事。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对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于1991年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指出: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措施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而要实现根本的安全,必须建立安全文化。
  由此可见,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是一切行动的“总开关”。抓好安全文化,职工就不是被动地遵章守纪,而是把安全发展作为内心的主动追求。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就是他们并没有把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视为法律,视为生命攸关。他们并不是主动遵守,而是消极接受,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领导一不在场就疏忽、麻痹大意。因此,我们要把企业安全管理、安全制度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重视。把企业各种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要充分认识到,我们讲安全文化既不是神秘莫测,也不是赶时髦,而是日常安全管理的依托和提升。令人高兴的是,近些年,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曾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局长的李毅中曾说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技术、安全投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五要素”,而安全文化排列在“五要素”之首,这说明安全文化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那么,企业的安全文化应当是怎样一种文化呢?
  第一,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大的方面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以人为本是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对以物质财富为导向的发展观进行了反思,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组织10多位经济学家进行研究,提出了改变以GDP作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指标,将发展的目标重新置于人类本身的福利和幸福感上。目前,我们行业中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资金链条紧张、能源消耗过大,这些都是实现安全发展的不利因素,从指导思想上就是过度重视物质和资金投入,而没有认识到以人的福祉作为发展的最根本目标,没有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要全方位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必须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安全发展。从小的方面说,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法。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人、关爱人、保护人。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哪怕是从事最简单劳动的员工,都不仅仅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都有情感、心理、文化方面的需求。所以,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
  第二,安全文化的重要原则应当是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很多专家研究过,工业生产中,只有百分之几的事故超出所能预防的范围,绝大部分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文化建设要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的思想。1986年10月,江泽民同志任上海市长时,上海市二轻局发生了一场火灾,江泽民同志“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著名指示就是这次提出来的。当时,上海因为老建筑很多,设备老旧,拥挤不堪,火灾经常发生。江泽民同志家就住在一个消防中队附近,一听到警笛声,他就常常打电话问消防处,哪儿着了火?群众的情绪怎么样?在二轻局那次大火发生后,上海市召开了消防工作会议,决定引进一台当时还很少见的中型计算机,建立了上海市地下管线的三维空间数据库,还花了不少钱买消防设备。江泽民同志在这个会上讲了一个多小时,除了上面那三句话外,还说了“就算当掉裤子也要搞好消防”,“我过去在一汽当动力分厂厂长时,就是常念这个‘经’,逢会必讲安全生产。”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要从隐患入手,积极、自觉、主动地实施消除隐患。我听说李毅中同志当安监总局局长时,出差住宾馆,问服务员楼梯在哪,服务员说你不用走楼梯,坐电梯就行了。他接着又问,那要着火了怎么办?服务员回答说,不会着火的,怎么会着火呢?这说明,要树立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的思想,并不是简单的事,要进行长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渗透到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
  第三,安全文化的不竭动力应当是依靠群众、广泛参与。安全不仅仅是专业部门的事情,安全是为了人民群众,又必须调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如果没有职工群众的参与,就好像鱼离开了水,失去生命力。杜邦公司提出过,安全文化建设从初级到高级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本能阶段,维护安全仅仅靠人的本能,下意识,事故率很高。第二阶段,严格监督阶段,主要靠严刑峻法,但尚未重视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员工执行制度没有自觉性。第三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员工把安全作为自身的内在需要,人人都注重自身安全。第四阶段,互助团队阶段,员工不但自己注意安全,还帮助别人遵守安全规则,进入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这就要靠广泛参与。现代社会,员工诉求日益丰富,企业应当因势利导,为职工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让企业成为一个大熔炉、大学校,让他们看到发展的希望,感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他们就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时时处处把企业的安全放在心上。应当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各种风险防范,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党群部门更要加强安全文化和舆论阵地建设,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和政府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宣传安全生产可信可学的好典型、好经验。
  第四,安全文化的保障应当是加强执行力。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只能加强,丝毫也不能削弱,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安全文化建设要注重培育执行力文化。调查表明,70%企业失败的原因不是缺乏好的战略,而是缺乏有效的执行。安全文化培育执行力,就是培育安全生产的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讲到大工业生产的权威问题时提出: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我上次在贵州看到,我们有的企业把这句话写在了大门口,这是工业化大生产对每一员工的要求。安全文化,包括执行力文化,必须从严抓起,严字当头,铁的手腕,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形成“文化使其不为,制度使其不能,奖励使其不怠,严惩使其不敢”这样的安全文化氛围。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