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扩张迅猛 过剩阴霾笼罩氧化铝产业
2012年08月13日 14:36 4138次浏览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分类: 铝资讯
盛极而衰,国内氧化铝近年来因迅猛扩张而带来产能过剩,在国际国内需求疲软的大前景下,整个产业发展前景阴霾笼罩。然而,就在上个月中铝等五大铝企倡议压缩一成产能的同时,国内多家氧化铝企业新建产能纷纷投产或者上马,扩张势头仍然迅不可挡,行业过剩隐忧必然进一步加剧。
6月初,中国铝业(601600)、山东南山集团、山东茌平信发集团、滨州新铝电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家氧化铝骨干企业,联合向全国氧化铝生产企业发出倡议,决定从当月开始降低产量10%,以稳定市场,确保氧化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此次联合压产,直接原因是印度尼西亚铝土矿出口政策变化,使国内对进口铝土矿成本增加。但在经济下行国内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国内氧化铝近年来疯狂扩张最终导致行业产能过盛。
安泰科研究员朱妍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11年底,国内氧化铝产能已达到5142万吨,而实际产量为3900万吨,同比曾加25%,创出历史新高。如此算来,国内氧化铝生产企业去年开工率为75.8%,远低于同期全球氧化铝企业89.3%的开工率,国内氧化铝产能过剩由此可见一斑。
伴随着产能过剩,国内氧化铝价格自5月初开始也是一路连续走低。进入7月份以来,山东及华南部分地区氧化铝价格已跌破2600元/吨,累计跌幅超过100元/吨,其中广西地区最低报价2550元/吨,山东地区2580元/吨,很多中小企业已到无利可图的局面。
然而,令人更为担心的是,国内氧化铝扩张势头仍然强劲。记者注意到,就在中铝等5企业倡议行业减产的同时,山西阳煤集团氧化铝二期工程(70万吨/年)投料试生产,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80万吨氧化铝项目正式投产运行,广东铝业集团旗下位于贵州清镇市年产80万吨的氧化铝精炼厂一期项目正式启动商业生产。据安泰科统计,今年国内氧化铝仍将有760万吨新增产能,这些新增产能多集中在下半年陆续建成。
处于中部的山西省,目前在建的项目包括,山东信发集团山西孝义年产360万吨氧化铝的铝电综合循环项目,山西交口信发侣业240万吨氧化铝、山西同德100万吨氧化铝、中铝山西分公司50万吨氧化铝等多个项目。不仅如此,山东信发集团日前还初步规划拟在山西阳泉投资年产32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目前贵州其亚铝业50万吨氧化铝工程即将开建,中国铝业粉煤灰生产120万吨氧化铝产业化示范项目在内蒙鄂尔多斯(600295)奠基开工,内蒙古大唐年产50万吨氧化铝完成选址,中电投贵州遵义80万吨氧化铝项目亦在评估中。
氧化铝行业近年来的急速扩张,原因在于2003至2005年行业暴利的刺激。电解铝项目疯狂扩张,作为电解铝原料的氧化铝在紧缺的情况一下,一度成为众企业追逐的对象。价格从2000多元/吨迅速飙升至6000元/吨,每吨氧化铝利润高达2500元以上。在暴利驱使下,氧化铝投资近乎疯狂。
氧化铝投资狂热的另一原因,是源于企业期望国内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的释放。我国目前尚处于城市化进程当中,人均铝锭消费仍然处在非常低的水平,从年人均铝消费量来分析,2007年发达国家人均铝消费量大多在20公斤以上:如美国为29公斤,日本为32公斤,德国为26公斤,而中国仅为10公斤。
尽管如此,氧化铝投资仍然充满盲目性。对此,国家在加强对电解铝宏观调控的同时,对氧化铝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政策规定。中信证券(60003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热衷于上马重化工项目博弈之下,国家产业政策被一步步架空,最终助推氧化铝行业走上了今天这样一条畸形发展之路。
延伸阅读:
博赛矿业将投10亿美元赴印尼建氧化铝厂
重庆铝土矿整装勘查启动 建千亿产业链
王熙慧:积极推进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
张洪恩代表:落实直购电政策 支持铝产业结构调整
云铝股份:直购电短期难“破冰”
责任编辑: 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