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 中国必须把握住
——写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闭幕之际
2012年07月09日 11:11 9204次浏览 来源: 中国科技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张梦然
新机遇,中国必须把握住
有人说,如果说美国是20世纪世界的发展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世纪担当这一角色。
中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又仅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头,对中国而言,就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当前,中国正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攻坚期,在科技事业上加大投入并优化投入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国际间合作的必要性,由此凸显。
物质基础的重要性无法规避。在整个多元化的社会科技投入体系中,财政投入又无疑带有决定性作用。我国总体科技投入近年来虽有快速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我国在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科技支出、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的同时,还要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包括集中资金保证重点科技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处理好稳定支持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关系;推进财政投入从单纯对单位或项目的支持到更加注重对“创新平台”“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支持的转变;制定研发设备税收抵扣等激励政策拉动企业研发投入等。
此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手段。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抓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真正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要赋予它实际的载体。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潜力巨大,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
尽管竞争残酷,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价值链的快速分解,人们的创新活动日益连成整体,也让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相互合作。目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仍然是中国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方式,此类合作不但与自主创新不相矛盾,更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手段之一。制定国际合作战略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有全局的思考和政策制定,建立“智库”以长期跟踪、监测并对突发事件做应急预案和措施;同时拥有一批大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作用,鼓励他们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或走并购国外科技企业的道路,短时间内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纵观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给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变化;而科技的重大突破,也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新的科技革命依赖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密切融合、互相促进。当我们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一规律后,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人才和资源,尽最大努力实现中国科技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