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材料总产值达2万亿 年增速25%

2012年07月04日 10:10 94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发展新材料的对策
  唐见茂表示,对于新材料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国家将在财政支持、税收激励、信贷和融资、对外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材料将得到重点支持,如新能源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电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前沿性基础材料研将得到加强,如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功能与智能材料、新型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等。新材料重点产业将持续发展,包括石化、钢铁、有色、轻工、建材等。具体而言,
  第一,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材料由资源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地优势资源及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新材料产业骨干企业;通过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材料企业集团,构建产学研用协调发展的产业模式。
  第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鼓励支持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各种模式的创新联盟,由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共同参与,强化技术开发的实用性、先进性和集成性,通过知识产权的约定保障各自利益。
  培育一批有典型示范效应的产业基地和园区,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加快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步伐。鼓励国外研究机构和公司参与产学研用联盟,在互惠互利及产权保护协议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研究、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
  第三,健全和完善新材料产品国家标准体系。根据我国新材料产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健全和完善新材料产品的国家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新材料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四,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投融资体系。建立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风险投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风险资本与成长型新材料企业对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大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力度,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对新材料产业连续、稳定的支持。
  第五,营造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新材料的机制和环境。鼓励优先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新材料,加大支持力度,对于战略性的重要新材料,如碳纤维等,可成立专门的工程应用研究中心,开展高端应用研究,在应用中实现改进和提高。
  第六,争取和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国内企业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利用反专利、反倾销手段为我国新材料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保护我国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严格控制稀缺资源和资源型初级产品出口,强化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新材料的比较优势,构建良好的供应体系,共同培育国内材料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第七,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加大新材料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吸收国外高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1] [2] [3] [4]

责任编辑: 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