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紧锣密鼓 有色行业体系将更加合理
2012年05月28日 10:50 796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吴 玮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1~3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完成了824.27万吨,增长7.4%,增速比2011年全年回落2.42个百分点,比1~2月份回落1.05个百分点。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有色金属冶炼产品产量增幅将放缓,产业发展正向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此前作出的预测。
上述数据的变化也正好印证了他的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信息统计部主任王华俊表示,今年一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仍呈平稳运行态势。十种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增速放缓,主要矿山产品和铜、铝加工材产品增幅高于冶炼产品增幅,有色金属生产继续朝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
深加工产品开始发力
今年一季度,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完成了824.27万吨,增长7.4%,增速比2011年全年回落2.42个百分点,比1~2月份回落1.05个百分点。其中,精炼铜128.85万吨,原铝458.91万吨,铅89.65万吨,锌118.29万吨,镍4.49万吨,锡3.56万吨,锑4.64万吨,镁13.58万吨,海绵钛2.27万吨。
但是,铜、铝加工材的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据统计,1~3月份,铜材产量完成247.15万吨,增长17.34%,增幅与2011年全年基本持平。铝材产量完成600.33万吨,增长11.23%,增幅比2011年全年回落9.35个百分点。3月份,铝材日均产量达到7.65万吨,环比(与1~2月平均日均产量比)增长12.14%。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和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冶炼产品产量增幅放缓,矿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的增幅。这表明,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依靠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利润率与我国银行长期贷款的利率差不多,企业如再不改变这种粗放的增长模式,其经营会变得越来越艰难。只有从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才有出路。
据测算,2010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135万吨。但2010年全行业销售利润率却只有4.8%左右,和建国以来的10%差距很大;资产利润率也只有6%左右,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差不多,相当于给银行打工;一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不到国外企业的十分之一。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