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紧锣密鼓 有色行业体系将更加合理

2012年05月28日 10:50 79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产业结构正趋合理
  据统计,今年1~3月,原铝产量458.91万吨,同比增长12.18%,增幅大于十种有色金属增幅4.78个百分点。从分省情况看,主要是宁夏、甘肃、青海等电力丰富省区大幅度增长,上述省份增幅分别为68.11%、43.37%、18.04%。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项目投资向西部倾斜的态势明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2011年1~11月,西部12省区的有色金属新开工项目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50.86%。
  尤其是电解铝企业。在电价成本过高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电解铝企业开始逐步向西部能源密集区聚集。由此,在中国电解铝行业,一场“西进运动”正在上演。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相关人士预计,到2015年,全国拥有百万吨级电解铝生产及加工能力,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大型企业集团超过10家,核心产量占到全国60%以上,在电力资源丰富的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云南等五个省区,电解铝产量可能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
  同时,在投资上有所增长的还有矿采选行业以及有色金属延压加工行业。据统计,今年1~3月,有色金属矿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5亿元,同比增长33.8%,占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9%,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延压加工完成固定资源投资282.22亿元,同比增长38.4%,其所占比重同比上升了4.7个百分点。
  但是,有色金属冶炼完成固定资源投资256.7亿元,同比增长6.7%,增幅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

  强国蓝图渐显
  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了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连续9年世界第一,消费量连续8年世界第一。有色大国地位不言而喻,但距离有色强国仍有一定差距。
  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看来,这种差距表现在世界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控制在少数国家手里,大部分有色金属价格操纵在几家寡头手里,大部分利润留在了少数跨国企业手里,大部分技术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他说,我们付出沉重的资源、能源、环境代价,却只能分到一小块“蛋糕”。“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虽然投资年均增长32.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9.4%,但利润增长仅为18.2%,大大低于投资增长。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现状编制了《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将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在参加有色金属产业会议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一是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要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三是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四是要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五是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贾银松指出,“十二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要由注重规模扩张型向生态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要实现产业、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由注重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国内资源开发向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发转变;由注重国内向注重国内和国际两个空间发展转变,加快产业转移。
  由此可以看出,有色金属行业的结构调整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个更加合理的行业结构体系会逐步形成。

采编于中国工业报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