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念,开辟安全生产之路
——山东华宇热电厂创新安全理念促安全生产
2012年05月17日 11:0 429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于清 鞠海明 苏文龙
本网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多年来,山东华宇铝电有限公司热电厂从细微处入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的作用,强化安全考核,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突出“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把人在安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作为第一要素加以规范和控制,建立宣传安全文化的长效机制,使安全文化处处看得见、听得着,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将安全文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在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和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固化于制,制度规范造就安全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山东华宇热电厂一直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制度规范这一准绳,做到从严抓起、从基层抓起,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执行力。
安全工作预防为主,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确保安全工作始终循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两票三制”是该厂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为此,该厂制定了安全风险管控的工作方案,完善和修订了《反违章管理规范》、《工作票管理规范》和《操作票管理规范》等,强化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的组织领导,健全以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为核心的管控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了责任落实。在制度的执行上,该厂坚持从基层班组抓起,从严考核。
不仅如此,该厂还针对生产设备变动多、运行方式经常改变等因素,集中力量对各专业《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进行了细致严密的修订,结合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要求,制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安全生产奖惩规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等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和创新安全管理制度,为热电厂织就了一张“疏而不漏”的安全之网。他们还以学习促企业发展、个人发展,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为此,该厂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比武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员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实现了从“强化监督保安全”到“提升技能促安全”的转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各项制度规范的落实到位,夯实了该厂安全生产基础,发电机组运行平稳,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良好的制度执行为真正起到了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
内化于心,入厂先过安全关
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弦是该厂管理人员的共识。为切实保障安全生产,他们强化员工培训学习,颇下了一番苦功。
热电厂安环科特别针对不同工种外包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薄弱环节,重点强化了入厂安全教育、风险告知,结合各外包施工队伍的作业内容,有针对性的增加了高空作业、用电安全以及受限空间作业等内容的安全培训。2011年,该厂对300名外包人员进行了“三级”教育,举办了机组大修承包商员工三种人资格考试120人次,切实做到安全教育培训“一个都不能少”。
他们还以“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文化理念为切入点,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安全承诺”、“青年安全岗”等活动,突出安全生产教育活动与活动相结合,在企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员工安全意识提升搭建平台。该厂结合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活动的开展,进行了5S班组建设活动。活动中,电厂各部门、各专业、各班组紧跟5S建设步伐,积极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工作;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审核活动中来,从本质上为企业的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电厂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在提升安全水平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与凝聚力,做到了“安全生产与人性化管理并行”。
外化于行,安全文化凸显在员工的身上
该厂各部门积极发挥自身职能,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安全大签名”、“安全演讲比赛”等一系列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员工的安全意识,在企业中形成“以安全文化熏陶人、以安全文化激励人”的良好氛围。
作为公司的一大动力支柱,热电厂担负着公司电解铝生产线用电任务,为确保电解铝生产线的安全生产提供稳定负荷,该厂发电车间的巡检人员定时对发电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地反馈运行设备和供电状况,为安全保供提供了保障。同时,按照高峰期满发全发,低谷压线运行的原则,坚持小缺陷不过夜,大缺陷72小时内解决的原则,大大提高了供电安全性。员工在保障设备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安全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今年以来,该厂保持了较好的安全生产指标,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安全文化已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