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铜矿大国”的危机

2012年05月11日 10:56 112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过度依赖就是危机
  从科皮亚波再往北500公里进入智利北部矿业大省——安托法加斯塔,丘基卡马塔铜矿就位于这里,这座巨无霸探明储量为38.9亿吨,折合精铜约4000万吨,经过近一百年的开采,如今已变成了长4300米,宽3000、深700多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阿塔卡玛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的伤疤。由于品位和产量下降,丘基卡马塔铜矿将于2018年被迫转为地下开采。
  丘基卡马塔铜矿更像是安托法加斯塔省经济的“脐带”,当地的产业结构完全围绕铜矿产业构建,这种过高的产业集中度和单一的经济结构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有一天铜矿枯竭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就存在着崩溃的危险……”安托法加斯塔北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罗德里格斯心存担忧地说。
  其实,这样的兴衰史对于安托法加斯塔来说并不陌生。十九世纪末,智利北部发现硝石矿,带动安托法加斯塔及周边城市的突然兴起,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合成硝酸盐的出现,导致了智利硝石产业突然衰落,安托法加斯塔经济遭受重创,在北部阿塔卡玛沙漠腹地中至今仍遗留着几座规模很大的“鬼城”,如今已是人去城空。
  最近几年,围绕铜矿经济的依赖性问题,智利国内有过激烈讨论。拉丁美洲研究协会最近刊文指出,铜矿给智利带来了财富,也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国际铜价波动经过国内产业链条被加倍放大,增加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性。更应防范的是,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矿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实际上,国际铜市价格波动对智利经济的影响,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已有所显现。2005年以来,国际铜价进入上升通道,很多智利矿企借势扩张,结果到2008年9月,铜价大幅下跌,至12月份已从最高时的3.3美元每磅跌至1.38美元。铜价下跌导致矿企裁员矿工失业,而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矿企首当其冲,当时智利第四大区的塔尔古纳矿为降低开支解雇了90%的工人。
  为解决“铜经济”的可持续性和波动性问题,智利政府战略规划部门也提出了应对方法,一方面加速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从圣地亚哥向南,是绵延数百公里的葡萄酒之路,这里每年出口的高品质葡萄酒,可为智利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从圣地亚哥向北,则是高产果园,智利的苹果、鳄梨、樱桃以其高品质已经成为欧美超市的高端产品。
  另一方面,智利通过加大投资、海外扩张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产能。例如,智利国营铜业公司开始走出国门,在厄瓜多尔、秘鲁和阿根廷合资开矿;与日本联合组建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细菌从低含量铜矿中提炼金属铜,解决品位降低的问题等。
  此外还有专家提出,智利铜矿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主要原因是智利出口的绝大多数是铜精矿,产业链上附加值更高、创造就业更多的精炼铜冶炼和细铜线、电缆等成品加工环节却在铜产品消费国完成,未来应当提升本国的冶炼能力和终端产品制造能力,提升铜矿对本国经济的辐射能力,将铜矿资源转化为经济的持久竞争力。

[1] [2] [3]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