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青海:矿藏大地孕育国家战略资源要地

2012年04月18日 9:12 91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找矿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找矿人:精神深处的群雕

  自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批地质队员出现在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几代青海地质人、上万名职工在雪山、草原、荒漠、戈壁、盐湖、沟壑,到处留下了他们探索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

  掀开格尔木的神秘面纱
  “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走沙漠;头顶蓝天战风沙,戈壁深处把井打;渴饮昆仑雪,饥啃青稞馍……”1954年,第一批石油地质勘探队伴着悠扬的驼铃挺进柴达木盆地,拉开了油气勘探的大幕,亘古的荒原上现出了勃勃生机。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古人悲壮的诗句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那时的柴达木荒凉、空旷、原始,是生命的禁区。地质勘探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条件在那里驻扎下来。
  五十多年前,被称为柴达木“活地图”的依沙·阿吉老人为柴达木勘探队担任向导,根据阿吉老人提供的线索,勘探队向戈壁山谷进发。经过勘探,地质队员在冷湖区域发现成片的油矿地质构造,于是按顺序将这里命名为冷湖一号至七号构造。
  1958年8月21日,1219钻井队开始在冷湖地中四井钻井。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天——9月13日,当钻头钻至地下650米时,黑色的原油从地下喷涌而出,井喷持续了三天三夜。
  柴达木出油了!戈壁瀚海沸腾了!
  冷湖行政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至今对地中四井井喷的场景印象深刻,“喷出来的油往地势低的地方流,最后流成了一个湖,后来这个湖在下游被人们用沙袋堵住了,不堵住的话,油就往低洼的地方流走了。那里因此形成了一个油湖。”
  石油诗人李季听到冷湖喷油的喜讯后激动万分,饱蘸笔墨,情真意切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着名诗篇——《一听说冷湖喷了油》。
  冷湖地中四井的井喷,给当时冠以“贫油”称号的中国人带来了无限希望。
  至此,全国掀起了柴达木热,许多地质优秀儿女奔向青藏高原,加入为祖国开采石油的行列中。
  其中,就有来自南方的8位女地质勘探队员。她们在阿尔金山下的荒漠深处从事野外作业。一次,她们在迷宫般的风蚀残丘中跋涉测量,返回途中,铺天盖地的黄沙笼罩了荒漠,她们在这被称作“魔鬼城”的地形中迷失了方向,仅有的标志也被掩埋,干渴饥饿向她们袭来……后来,当寻找她们的队员发现她们时,她们却永远长眠在这亘古的荒原。为纪念八位光荣的女地质勘探队员,她们牺牲的地方被叫做“南八仙”。
  1977年10月和1978年2月跃参1井和跃深1井先后喷出高产工业油流,宣告了一座亿吨级规模的尕斯库勒油田诞生了。1979年石油部组织了甘青藏石油会战,掀起了柴达木盆地新一轮勘探高潮。

  上世纪80年代:从骡马到汽车
  苏生顺是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的高级工程师,负责在格尔木市祁漫塔格地区的卡而却卡项目。“第一次进工区的时候,我们雇了10峰骆驼、20匹马,走了整整七天七夜才到达工区。”苏生顺说,“当时,不觉得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只希望能快点多找出一些矿化点来,能继续在这里开展更大面积的找矿工作。”
  后来,有了资金,项目组的交通工具由牲畜升级到了越野车。可交通不便,还是给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从格尔木市出发前,要备足一个月食用的干菜,苏生顺说:“山里存不住东西,只能带点干菜,想吃个新鲜蔬菜都是奢望。”
  虽然交通工具改变了,到矿区的路并没有什么不同,说是路,其实根本没有路,到处都是沙土,中途要穿过一片沙漠,还有一片沼泽地。苏生顺说:“我们只知道矿区的大概位置,汽车就是朝着那个方向走。”即便如此,450公里的路程还是要走三天三夜。有时,走了半天发现自己在绕圈圈;有时,车陷进沙子或泥水里,弄出来要老半天。
  苏生顺说,每个月都要到格尔木买干菜,路上最怕迷路,特别是晚上分不清方向,如果迷路了,车没油那可就要命了。所以,如果长时间找不到出路,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天亮了再走,这一夜也最难熬,往往是饥寒交迫。
  到了祁漫塔格地区,找个汽车可以到达的平地搭上帐篷,简短的休整之后,背上地质锤、放大镜、地形图、罗盘,就要上山“跑路线”了。一把地质锤、一个放大镜,他们要跑遍整个勘查区,从沙子里发现异常,不断缩小勘查范围,最终确定矿区。这其中最累人的不是每天的上山下山,不是马不停蹄地奔走,而是采集石头样品。苏生顺说,为了更准确地分析石头样品里的成分,采集的样品每个有几公斤,每天要采回十几个样品,也就是说每个人在“跑路线”的时候要背着五十多公斤的样品,直到返回基地。
  找矿,不仅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更需要秉持对地勘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随着一年又一年勘查工作的深入,卡而却卡从一开始的小矿点,不断地增加资源量和储量级别,终于成为大中型铜铅锌多金属矿。截至今年,全区估算的铜锌钼资源量达到70万吨,铁资源量达到4000万吨。

  新世纪:秉承了一种精神
  张大明是典型的80后。他在大学学的是地质工程专业,毕业后就从事了地勘工作,到现在工作有四五年了,26岁的他不仅是助理工程师,还是一个小组的项目负责人。
  “地勘工作给了年轻人展示的平台,只要有能力就有一席之地。”作为新时代的找矿人,张大明和年轻的同事们对工作的艰辛有不同的认识。
  2008年,张大明还只是个技术员,第一次出野外,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的山区。到了驻地,张大明习惯性地拿出手机,他惊奇地发现,手机居然没有信号。这就意味着将有大半年的时间他不能和家人联系。
  勘查工作一开始,张大明发现住的地方离工作的矿区太远,早上8点出发,走到矿区已是中午12点,抓紧工作一个小时,就得吃中午饭了,饿了吃自带的馍馍、咸菜,渴了喝点溪水,晚上回到帐篷天已经黑了。一天下来,张大明已是疲惫不堪,但他还要强撑着把白天获得的数据和资料整理出来。矿区在4500米到4800米的山区,大部分人都有高原反应,张大明也不例外,他知道再难受也要坚持。
  同年10月,这个项目进入突击阶段。这时,山里下起了大雪,厚厚的积雪没过了膝盖。这么冷的天气,山涧峡谷的溪水却并没有结冰。赶往矿区必须经过这条小河,没有桥,要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蹚水而过。在零下一二十摄氏度里,张大明跟着大伙走进水里,水刚能漫过膝盖,便感觉到刺骨的冰冷。
  条件这么艰苦,他们为什么还能坚持下去?张大明露出憨厚的笑容,他说,参加工作之前就听说这个工作艰苦。工作后才发现,每次出野外都能有新发现,都能学到新知识,“就是这些不断地吸引着我,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工作。”
  2010年,张大明到格尔木出野外的时候,工作条件有所改善。工作中,配备了分析矿石成分的快速分析仪和电子成图设备,还配备了对讲机,工作要比之前简单了许多。通往驻地的沙土路也修成了柏油路,车上也配备了GPS定位系统,六七个小时就能从格尔木赶到驻地。驻地的帐篷也改成了板房,“再也不用担心大风天气,把帐篷刮起来了。”正是像张大明一样年轻一代的地勘工作者们,秉承了一代代找矿人的精神,扛起了青海新时代找矿工作的大旗。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