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十大铝企看中国铝工业发展现状

2012年03月05日 14:14 139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铝业界的老专家王祝堂早在2010年就“中国铝加工业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一文中强调:
  中国铝工业走强要做到:
  有特有的中国特色,如挤压材与平轧产品的比例以各占50%为宜;在平轧产品中以铸轧带为坯料以占65%或更大一些为宜,毕竟82%以上板带箔材可用铸轧带坯生产,铸轧带坯料以占65%或更大一些为宜,毕竟82%以上板带箔材可用铸轧带坯生产,铸轧带坯的能耗与排放物毕竟比铸锭热轧带坯的低;在挤压铝材中,工业铝材与建筑铝材产量以各占50%为宜,当然各年的产量比决定于市场;在每年消费的铝中,再生铝占的比例最好能达到40%;加工铝材应尽量少用重熔铝锭,逐年增加铝厂或专业铸造厂生产的扁锭或圆锭,就全国来说,常用的大宗合金如6063合金圆锭最好能达到70%左右由铝厂与专业铸造厂提供,1XXX系及3XXX系合金铸轧带坯也应如此。
  装备设计与制造:在铝工业全面向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为铝工业发展服务的重型装备与自动化控制设备制造业也应同步跟进或先行一步,但路更长任更重,轧机与挤压机制造与设计理念要赶上西马克集团公司,铝箔轧机要赶上与超过阿申巴赫公司,冶金炉制造要赶上与超过埃布纳公司(EbnerZ)或奥托容克公司(OTTOJUNKER),铸造设备要赶上瓦格斯塔夫(Wagstaff)公司,自控设备要赶超ABB公司、西门子公司、通用电气公司(GE)等的至少还要两代人即50年的时间,但在今后近20年内超过奥钢联公司(VAI)、宇部兴产公司(UBE)、东芝公司(Toshiba)等还有很大的可能性。
  钢/铝比值:所指的比例是钢材表观消费量与原铝表观消费量之比,它可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是否为铝业强国。2000年~2007年全球的此比平均值为30,工业发达国家的都小于此值,德国的为16,美国的为18,日本的为30,中国的为37,如果中国的此值降至30或更小一些就可以了。
  节能减排: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成为铝业强国的标志之一。据笔者匡算,我们生产一吨铝材的能耗大致为美国的2.65倍,日本的3.8倍,主要原因是:他们用的进口铝锭多或者全部为进口铝锭,再生铝用的多,生产集中度大,冶金炉热效率高,等等。如果中国单位铝材的能耗降到相当于5个发达国家(美、日、德、法、英)平均水平就很不错了,或者稍高一些也是很大的成就。
  有10来个跨国铝业公司与150个专业性强的工业挤压材企业。建一个像美国铝业公司这样的铝业王国在30年之内几乎做不到,它的历史太悠久了,它的创新研发能力太强了,基础太牢固了,但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凌驾海德鲁铝业公司、日本的神户钢铁公司铝事业部、日本轻金属公司、美国凯撒铝业公司等还是蛮有把握的。需要形成一批诸如泉新铝业公司、和胜铝业有限公司等这样的有特色的专业性特强的工业铝材中小型挤压厂。
  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已成为超级铝业大国,2008年冶金级氧化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8%,原铝产量占全球的33%左右,铝材产量占34.5%左右。从2009年起在向世界强国迈进,虽然路漫漫,但再过15年~20年一定能达到此目的,中国铝业人既然能做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有能力从大到强,日本在不到15年的时间内就成为铝业强国,只要我们做到:
  认真全面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中国铝工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铝业都受到急剧冲击,惟独中国铝产业一枝独秀。中国正处于航天航空器、高速轨道车辆、城市轨道车辆高速发展期,汽车制造业由大到强阶段,它们都是优质高精铝材密集型产业,为铝工业由大变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当前制造大飞机用的铝材全是进口的,但若干年后,国产铝材会逐年有所增加,估计2018年以后航空铝材会以国产的为主,或甚至全部用国产的。
  生产能力暂不宜再扩大,重点宜转移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自主研发。过去的数量型发展与增长是对的,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强大的铝产业。应增加研发经费,注重基础理论,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如高速铸轧技术、电磁铸轧技术、Al-Ti-C晶粒细化剂及其生产技术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都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但却迟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实乃憾事。该引进的技术与装备还得继续引进,有些技术与装备引进比研发来得快,效果也更多,如等温熔炼技术、非对称轧制技术(Snakerolling)与装备,希望建设大项热轧项目的企业对此技术与装备予以关注,必须有自己的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解决方案。
  节能减排,必须注重铝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与装备,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可取得最大的节能减排效果,形成最优化产业链也是有效的能节减排措施。
  向用户提供成品提供成品零部件是铝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铝加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参与用户铝制零部件与结构的调计及加工制造,如美国铝业公司那样积极参加波音公司、空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飞机设计以及一些汽车公司铝结构的设计,不断地推出铝制汽车与轨道车辆。
  积极推广铝的应用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中国铝的应用空间还很大,应争取有关部门出台鼓励铝应用的政策,例如北美地区91.5%以上厢式汽车的厢体是用铝制的,中国几乎全是钢结构的。这对节能减排有着特殊意义。
  还是回到《铝工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按照《规划》要求,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为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重点满足大飞机、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输装备需求。积极开发高性能铝合金品种及大型铝合金材加工工艺及装备。到2015年,关键新合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高端铝合金材30万吨,基本满足大飞机、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需求。
  

[1] [2]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