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的脚步—紫金矿业“融入海西”历程回放

2009年08月13日 10:37 606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贵金属   作者:

  如果说“海西”是一盘撼天动地的棋局,紫金矿业无疑是其中落局有声的棋子。
  如果说“西南翼”是一幅恢宏磅礴的画卷,紫金矿业无疑是其中鲜艳夺目的色块。
  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紫金矿业,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老区企业如今登上了国际大舞台:一片片矿田浮出地表,一个个重量级项目先后建成,一批批矿产品助推经济发展……
  这一组组镜头,无不向你生动阐释何谓风生水起,何谓沧海桑田。
  海西春潮涌,紫金冲在前。其实,作为海西建设的实践者和见证者,紫金人心知肚明:紫金矿业的发展与海西的命运早就紧密相连。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经过五年多“融入海西”的积累,紫金矿业“高技术效益型特大国际矿业集团”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它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在董事长陈景河的带领下,各路强力人马纷纷聚集紫金,紫金矿业新一轮的大开发又拉开了序幕……
  提升思路求先行
  【核心提示】福建省委、省政府对企业的要求部署与紫金矿业的愿望不谋而合。作为福建省两家“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紫金矿业在推进海西建设中有责任、有条件先行一步。
  时光回溯到五年前。
  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引起海内外瞩目。
  海西要先行,企业当前锋,早在前些年的企业家活动日上,省领导进一步要求企业在海西建设中要做到五个“走在前”:解放思想走在前、坚持改革走在前、自主创新走在前、两岸合作走在前、共建和谐走在前。对企业贡献海西提出了要求。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企业的要求部署与紫金矿业的愿望不谋而合。海西发展,紫金有责。紫金矿业领导层都有一个共识: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加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是紫金矿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过程中,紫金矿业的决策者深深地意识到:紫金矿业是福建省“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实现“山海互动、东西贯通”态势中的“桥头堡”,是海西区最大的黄金和基本金属企业,有基础、也有实力助推海西铜产业过百亿目标的实现,更有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深化两岸人民交流合作,打造一批上规模、高水平的两岸特色产业合作基地,实现福建在两岸产业深度对接的先行方面,有大作为。
  2006年,在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期间,作为党代会代表的陈景河提出:要提升福建省制造产业整体水平、打造海峡西岸制造产业集群,必须利用我省部分区域在铁、铝、钨、金、铜等矿产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材料产业。同时,要鼓励条件成熟的优势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控制尽可能多的资源,利用沿海港口运输便利的优势,把我省的冶金、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这一提议,实质上是紫金矿业立足本行业,进一步发挥优势、先行先试、加快发展,迫切希望在海西建设中走前头、当先锋这一现实的写照。
  发挥优势、先行先试,适应紫金矿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近几年的各种讨论活动中,紫金矿业决策层认识到,海西建设宏图正起、气势磅礴,作为福建省两家“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紫金矿业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效,有许多方面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因此在推进海西建设中,紫金矿业有责任、有条件先行一步。
  大胆作为求先行
  【核心提示】在国家发改委2009年公布经营规模超1000亿的企业名单中,紫金矿业成为福建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福建省提出和实施海西战略的几年,也是紫金矿业发展更好更快的几年。
  海西建设、紫金先行,能否先行?
  经济分析人士的回答是肯定的。从紫金矿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来看,紫金矿业的资源储量、经营业绩、科技水平、资金实力等几个方面条件在全省乃至全国企业中均属上等,总体优势突出。
  从紫金矿业发展态势来看,在过去的15年间,紫金矿业资产、销售、利润三大指标年均增长复合率达68%以上。从2003年香港上市,6年内再创造了10个紫金,已经在全省、全国中形成较高较快的优势。这些都为紫金矿业加快发展、实现先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条件。
  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有强烈的愿望和激情。紫金人围绕“海西建设、紫金先行”的方向,大力实施资源控制战略、黄金优先战略、国际化战略,着力强化项目带动、形象推动等举措,在新起点上奋起直追、奋力先行,挥写紫金先行的精彩传奇。
  海西建设,紫金先行,可喜的是紫金矿业发展成效逐渐凸显、后劲逐渐增强。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