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煤炭价格临时调控
2011年12月07日 9:7 5737次浏览 来源: 经济日报 分类: 相关新闻
缓解煤电之争还该做点啥
根据11月30日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847元/吨。按照新的限价政策,2012年开年,煤炭价格的下降幅度将超过5.5个百分点。
有人担心,这一临时价格干预政策会导致煤炭企业产煤、供煤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在生产端形成“煤荒”。
“这种担心毫无必要。”张粒子分析说,此次国家对市场煤和合同煤的价格的干预,已经充分考虑并保证了煤炭企业的利润。而且今年前3季度煤炭行业实现利润3120亿元,表明行业整体盈利状况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清理基金和相关收费项目,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将明显降低。因此,煤炭行业仍然有不小的盈利空间。在此情况下,如果煤炭企业不增加产能,反而因减产、限产而扰乱市场秩序,政府就更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干预。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电煤调控措施更好地落实到位,国家有关部门将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释放煤炭产能,增加煤炭尤其是电煤供应;加强铁路运力调配,优先保障电煤运输,尤其是长期合同电煤的运输;加快煤炭产地向消费地的铁路建设,着力消除铁路运力瓶颈制约。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也将按月监测主要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电煤结算价格、产量、合同兑现率、热值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制订了工作方案,将通过专项检查、重点抽查、联合督查等形式,对实施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进行监督,严肃查处违反国家电煤价格调控政策,擅自涨价、变相涨价等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力企业对煤炭的需求之外,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也都离不开这一基础能源。在合同煤执行难的背后不少煤炭生产企业都把原煤精加工后卖给了钢厂或炼焦厂。
“与电力行业不同,这些行业的用户可以根据生产成本变动对产品价格进行灵活调整。煤炭的价格波动对于其效益的影响相对较小。”林伯强说,在价格临时干预政策下,市场煤价格下滑已成必然,这可能使一些高耗能产业趁机加大对煤炭的采购量,使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加。因此,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
有关专家还指出,国内煤炭资源供需“逆向分布”的现实,导致煤炭流通环节乱象丛生,中间环节层层转手加码,推动了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根据国家电监会一份调研报告,煤炭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电厂,运输等中间环节的费用占到煤价的30%至60%。因此,有关部门还应考虑增加煤炭铁路运力、变输煤为输电等措施,努力减少煤炭流通环节带来的价格泡沫。
此外,有关专家表示,这一临时价格干预的调控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保证市场稳定,但从长远来看还得走市场化的路子,研究建立煤电联动的长效机制,以彻底解决煤电的供需衔接问题。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