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县“十二五”末铝土矿产量达到150万吨

2011年11月03日 10:30 45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五台作为知名旅游大县和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在转型跨越中实现进位赶超,必须紧紧围绕市委“3581”发展战略,大力创优环境,实施开放引进,加快招商引资,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惠民生,以项目增后劲,进一步加快富裕文明、诚信和谐、面向世界新五台建设步伐。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凝聚抢抓项目建设大合力。
  项目是投资的重要载体,事关经济转型成效,事关社会发展全局。今年以来,五台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重点实施了五盂高速、煤炭资源整合、五台山旅游后勤服务基地、大兴现代设施农业、金宇集团球团烧结、般若湖新区开发、文昌山森林公园、东环线、五台山国际度假酒店、润福山庄等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经济社会步入了加速发展快车道。在第六届中博会上,成功签约了总额58.5亿元的铁粉物流园区、煤炭物流超市、镁合金产业集群、太子城旅游区开发、东冶煤台等7个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活力。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产业化项目储备不足,尤其是骨干项目少、发展后劲不够的问题;存在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抓项目思路不新、方式不活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董洪运书记的指示,全县上下大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全县抓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二、立足优势,狠抓落实,扎实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十二五”期间,五台储备了总投资645亿元的280个项目,这是财政翻番、经济翻身的希望所在。下一步,我们一是要立足优势上项目。在打造旅游国际化上,瞄准建设国际、人文、风光、休闲、会展“五个五台山”,推进阳五高速、五台山机场建成运营和6+1星级酒店、道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忻州??五台山高速铁路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推出佛教、红色、山水、休闲、工业五条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构建大旅游格局。在发展新型工业化上,充分发挥五台山这个品牌在发展第二产业中的支点作用,加快工业园区科学合理规划,重点建设沟南、东冶镁工业园区,豆村、蒋坊铁工业园区,茹村铝工业园区和石咀高新技术园区,推进煤炭和铁粉2个物流园区建成投入运营,到“十二五”末,全县镁合金产能达到20万吨,精铁粉产能达到300万吨,球团产能达到200万吨,铝土矿产量达到150万吨。用好风力资源,积极发展风力发电和微风力发电。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上,充分发挥五台冷凉资源优势,围绕建设京津唐、太原地区有机农产品“菜篮子”基地,大力发展特色设施农牧业,五年内新增核桃林24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5个,新增蔬菜大棚10000个,实现人均一亩核桃林、户均一头牛、人均一只羊目标。在实施大县城建设上,坚持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齐头并进,增加容量,提升品位,推进般若湖二期开发和唐家湾水库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在推进城乡生态化上,积极引进开发新型产业,狠抓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搞好造林绿化,发展循环经济。二是要夯实基础强项目。主要实施全长113公里的五台山风景区及清水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和梯级电站开发项目,新建4座110千伏变电站和4座35千伏变电站,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三是要着眼民生抓项目。围绕改善百姓上学、就医、行路、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集中供热扩面、天然气入户、文化体育场所、便民店和农家店建设,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三、转变作风,加强服务,全力优化项目建设新环境。
  作风建设是发展的根本保证。全县各级干部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保持干事创业、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主动适应新形势,提高驾驭能力,不断开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新局面。一是建立健全推进机制。重点要坚持和落实好“三项”制度,即:实行县领导包项目制,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实行会议协调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大项目建设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实行重点工程观摩制度,组织力量,深入现场,集中看新开工项目、看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看对转型发展有示范作用的项目。二是突出优化服务环境。要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和建设各个环节的工作,搞好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大治庸治懒力度,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吃拿卡要行为,营造诚信高效的政务环境。三是切实强化目标管理。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每个项目都要明确责任单位、内容和时间要求,逐项落实,使项目建设主战场成为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竞技比武的大平台,努力把五台建设成世界佛教文化名县、全国人文大县、山西旅游强县。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